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就是后代诸如沈从文一类的文学才子读到以后都会赞叹不已。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王国里,有的诗已经逐渐被人淡忘,有的诗歌却是历久弥香,越来越被后人所推崇,有这样一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有“诗圣”之称,是唐朝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真实状况,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诗歌或抒发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国家动荡、羁旅漂泊的感伤;或流露对底层百姓的深深同情……情感沉郁顿挫,诗歌造诣极高。 杜甫在暮年之时,因战乱漂泊夔州,登高眺远,感慨万千,故做《登高》一诗。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他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万里”、“百年”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手,抒发悲秋、孤寂之感,使人深深感受到他那沉沉的情感脉搏。 宋代学着罗大经曾经评述此联有八层含义:
这八层意思,其实是杜甫的八种悲情。 一悲作客他乡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古人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很深,可是杜甫五十七岁高龄还因战乱在外地漂泊,作客他乡的寂寞孤单、对故土的眷恋深爱无以言表。 二悲常作客 杜甫的一生既见证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又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残败衰颓,被迫飘零,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情感缺失,常年在外的羁旅之愁是他挥之不去的痛。 三悲万里作客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登高远眺,滚滚长江让人产生宇宙浩瀚人生渺小之感,落木萧萧,也在寻求可以栖息的土壤,然而自己隔家千里万里,何年是归期? 四悲萧瑟之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天的肃杀气息最适合愁情,女子伤春,才子悲秋,古来有之。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这种萧瑟季节,更是愁上心来,正所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凉秋”。 五悲年以暮齿,一事无成 人生最苦不是无所求,而是求不得。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壮理想偏偏遇上时局动荡,想当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至此仅剩“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自我感伤。 六悲亲朋亡散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战火的硝烟打破了与家人团聚的美梦,寂寞的灵魂何处才可安放? 七悲独登台 年纪越大越害怕孤单。一位暮年老者身边寂寂无人,独自登高远望,心头百味杂陈,欲说还休。 八悲身患疾病 佛曰人生八苦,病便是其中之一,更何况是老年多病,萧瑟秋风、疾病缠身,更显暮气之重。 全诗情景交融,心中百感交集跃然纸上。 |
|
来自: 涛涛hc6nrw4ml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