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洪老师您好,我想问您,林散之书风的形成及其对我们以后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谢谢您。 洪厚甜:说到林散之,应该说是我们当代书法的一个标志性的伟大艺术家。为什么说是标志性的伟大艺术家呢?因为林散之 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化取古人、学习古人,从一个更高层面去实现的当代人对传统书法核心精神和理念的观照、运用、提升的这样一个艺术家。他是站在当代人的立场去继承和传承、发展、发掘了古人的优秀书法传统。我们说的书法传统一个是技术,一个是精神。就是由技术而去表现精神,或者是由精神的实现而代替了技术的升华的这样一个过程。林散之本来不是一个专门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书法家,我们都知道他早年是学绘画的,是跟黄宾虹学绘画的一个艺术家,在绘画的同时学习书法的。晚年我们看到林散之并没有以他的画的成就名誉当时,而是以自己书法的成就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林散之的书风是在他的老师黄宾虹的引领下,从秦汉里边出来的,有资料记载,林散之晚年每天早上是要先临汉碑的,现在传世的也有大量的林散之临汉碑的作品。当然,林散之对二王的研究、对李北海的研究,对王铎、董其昌这些历代大师的研究也是不遗余力的,这在林散之书法的自序那篇文章里面有明确的记载,大家都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去了解林散之学习的轨迹。更重要的是他绘画的过程中,从绘画的角度对书法的意境,包括墨法的这些突破,应该说是他从绘画的这些学习、体验中得来的很多,从他老师黄宾虹那儿继承过来的。还有一个是林散之中年的壮游,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一个过程。林散之是一个平民的书家,他并没有生活在社会的最高层,他做过十二年的副县长,实际上还是生活在社会基层的一个艺术家,类似平民的这样一个生活历程,所以说林散之他从一个这样的角度来说,他的书法里面贴近人的日常生活,不装不做,他体现的是内心的本真。加上自己对祖国的山河、大自然的领悟,反而他的笔墨之间有一种潇散之气,我们说的山林气。这种不装不做,直接古人,根植秦汉,又化取古人技术技巧,站在一个当代人的立场上来写出一种自己内心的人生体验,他活了九十多岁,他丰富的生命历程,对世界的感悟都在他的笔墨之间得到体现。我们学习林散之更多的应该是师其心,而不是从林散之的表象的笔墨技巧上去学习林散之。我觉得林散之是我们如果化取古人技术的一个个案,一个师范,也是运用古人技术在展示自己内心的一个个案、师范,而不应该去表象上模仿一个林散之的笔墨感觉或者是一种章法结构形式啊这些表象的东西,那样学习是肤浅的,应该站在一个更高、更深的角度来学习林散之。 我之前给大家提示了书写的状态,就是说不管是哪种书体,还是哪一个帖,不管是你临帖还是创作,最重要的都是人的状态。舞台上唱戏打架和现实生活中打架,跟战场上打架会是一样的吗?你把唱戏的全拉到战场上去不是送死吗?你在外面跟别人吵架还要像战场上那样把人弄不是要出大事吗?人的状态一定要把它调整好,状态是做事情的第一,不管你干吗状态是最重要的。 你跟着我写字也一样,你在那儿像绣花一样去写,你能把字的格局、格调写出来吗?人要有气质、气概、气格,这个才是艺术,所以说人的状态调整是所有学习最重要的东西。你一个班写书法的像威虎山开会,你这个状态好不好?它也不好,一定是要非常文雅的之中的气质。猛也是文人之猛,不是那种混混的猛,你这个状态定位非常重要。用笔斤斤计较跟完全不经意是两回事,你要么就斤斤计较,寸步难行,生怕把蚊子踩死一个,那你怎么弄?完全不管不顾什么都不要,那行吗?就是说我既要遵守它的规律,把控它的规律,运用它的规律,但是又不是那种战战兢兢的,要很从容很自信的来做这个事情。 所以第一就是人的状态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我今天拿着它我就能够兴奋起来,你在它规定的状态下来完成才是临帖啊,目中无帖就不行,完全处处亦步亦趋也不行。我们在一种状态下你就要追寻拿着毛笔你就是欧阳询,你就是褚遂良,这个角色转换非常重要,那种感觉马上到位,你不是模仿一个老大,你就是老大,你就是欧阳询,这种状态你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什么叫高研班,高从哪里来?街上怎么弄我们就怎么弄,这就是高吗?高到哪里去了?你说的东西全都是跟最高端的书法、最深刻的书法、最有品味品质的书法背道而驰,你高研吗?就是要超越常态,你不敢想的我想了,你不敢做的我做了,你做不了的我做了,你想不了的我想了,这才是高。照我这样做就比你那个好,不用等到明天,今天立马就不一样,掌握它肯定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你可以一夜之间就把频道调对了,所以大家要在内心上引起高度重视,不要想着回去以后慢慢来。 从每一个今天改变你明天才可能会发生改变,不是哪一个人要做多少天,改变状态马上就可以,把它做的很深刻、很到位,养成自己的习惯肯定是要时间。不管今后做什么,先调整人的状态。我成都教室里面为什么要弄一个五米高的摩崖,你拿在手里看这个字帖跟我面对一堵墙都是那个东西会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我要你们看那么多的拓片,你去看看古人原貌的,没有经过割裱的实实在在的感觉,就是把你带到情景里面去。每一次你看它还是那些东西,但是它没有改变,你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就是跟艺术无缘的人,变则通,通什么?它跟生命信息相通,它跟人的状态,人的生命态相通,它跟艺术最深刻的本质相通,艺术最深刻的点在哪里?就是生命信息,你不要跟我说其他的。为什么我们不做工艺品,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的是随机性,你看我今天给大家提示的都是随机,怎么去把控它,这个就是你自己要养自己的心性,你要给自己去找这个点,就是找你自己习惯的东西。 你这个习惯之中,要善于去捕捉一种感觉,能够加深印象的感觉的东西,你要建立对欧阳询的印象,那么欧阳询的什么状况是你最能够让你把控欧阳询的形的状态、神的状态的这种元素,你要有你的经验。你说洪老师,你把你的经验一说不就好了?我一说就完蛋了,我们要让这个机场有直升飞机,又有波音,又有空客,就是我们什么样的飞机都从这里起飞。我如果搞成都一样的,那么这个教学就死了,高研班就是研究状态的班,而不是给你一个机械程序的班。每个人在这里面要把我们的聪明才智体现到里面去,我是把控它横竖的组合,还是撇捺的组合,总之你要有一种特别让你能够记住感动的、让你能够留下深刻印记的东西。 请大家务必要注意,就是你要有你的主观判断。都要有自己的角度和认识这个世界,判断这个世界,总之都要有你的一套办法,没有办法的人是很难混的。我们做到欧阳询又干吗呢?因为欧阳询有境界,我们才能感受到他的境界,你长期坐火车我给你怎么讲坐飞机的感觉你也不知道啊,我们跟着他就知道什么是境界,什么是大师的境界,那么你今后当大师才有理由。你写一辈子楷书不写欧阳询也有问题,这么经典的东西怎么能绕的过?他就好像江上的船,你要渡江没有船渡的了江吗?你待在船上渡了江了吗?完成了他的使命你就要下船,你坐着不下来又把你拉回去了。 你要知道通过什么还能完成对它的超越,要实现比这个境界更深层次的体验在哪里。你们跟着我学就要为了超过我而学习,我们选择他就是为了有更多的方法去跨越他。你去学一个僵死的结果有什么意思?人怕就怕没有志向,这个事情连想都没想过,理直气壮的想,因为你是后来者,后来者就要居上,后来者就要有超越前人的勇气,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我们现在哪有飞机坐呢?哪有手机用呢?为什么前人没有做过的我们都敢做呢?我们比前人理所当然也应该更智慧,但是你没有学习领会、深入感受前人的智慧你怎么可能超越前人?所以请大家务必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内心不自信,内心不强大,内心没有主观你基本上就跟艺术无缘,艺术就是表现你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