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广场西南面的卡比多利欧山丘上的卡比多利欧广场(Piazza del Campidoglio),曾是罗马政治的中心,也叫市政广场(The Capitol )。从威尼斯广场的维托里亚诺纪念堂前方向南行几十米,有一个大理石建的一百二十四台阶直通卡比多利欧广场。该广场是建筑和雕刻的综合体,被称之为罗马最美的广场之一。
图1、卡比多利欧广场广场正面是罗马市政厅,建于中世纪,是当时罗马元老院开会的地方。左侧是号称世界第一座公立博物馆的卡比多利欧博物馆,右侧是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的文物保存馆。1536年,一个欧洲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即将来访,教皇保罗三世极为重视,特别委托米开朗基罗设计重建这座广场,那么来访的是何方神圣?
图2、提香的名作:圣神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就是圣神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有多少头衔?西班牙国王、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国王、阿拉贡国王、西西里国王、那不勒斯国王......作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开启了西班牙帝国"日不落"时代。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战争中俘虏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倒霉的国王付了巨额赎金才获得释放。查理五世的儿子还娶了英国女王"血腥玛丽"。更牛的是1527年前任教皇和法国联合反对他,查理五世派出军队焚掠了罗马城并劫走了教皇。如此牛人来访,可想而知对当时的教皇保罗三世来说是一件多么大的事!
图3、广场建筑顶部的雕塑人物"刮汗污者"(梵蒂冈博物馆展出原作品)广场以及广场上三座建筑,均经米开朗基罗之手整修,三大建筑的顶部立着历史及宗教人物的雕塑。市政厅后面的钟塔,是米开朗基罗所建;地面上有放射状的几何图形,也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因此广场被教宗保罗三世誉为"米开朗基罗的罗马"。
图4、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骑马青铜像广场中央是古罗马奥列里乌斯皇帝骑马镀金铜像,这座雕塑是1981年的复制品,原件是当年米开朗基罗大师从圣若望广场搬来,现在新宫博物馆保藏。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肖像留存下来的不下百余件,而数这一尊骑马像最著名 。铸塑这尊青铜骑马像是为了表彰罗马统帅的威武,但皇帝却表现出略有所思的样子;他举起右手,却体现不出发号施令的神气;它给人以一种平静的姿态,俯视着这个纷争喧嚣着的世界。
图5、著名的大台阶根据米开朗基罗对广场的设想,他设计了让一个地点拥有更端庄外观的新方案,将卡比托利欧广场转变为一处真正可以鸟瞰部分罗马城和古罗马广场圣坛的大平台。大师重建了市政厅门前的双斜坡台阶,并装饰了喷水池及三座雕塑,完成这座台阶后大师去世,广场的其他工程直到17世纪才基本完成,1940年铺设了路面,虽然工程历时很久,但全部按大师的设计方案制作。
图6、罗马台伯河之神右边喷水池雕塑是罗马台伯河之神,怀中则是象征权力的权杖,右手下方枕着的是母狼抚育双胞胎雕像。我在其它文章中讲过,这是罗马城起源的传说。维斯塔贞女西尔维娅与战神马尔斯私通生下一对孪生兄弟,装在篮子里偷偷放入台伯河任其漂流,母狼在河滩上发现了孪生兄弟并哺育他们,这对兄弟长大后建成了罗马城。
图7、智慧之神阿西娜喷水池中间是身穿紫袍的雅典娜女神,右手握长矛,左手捧着金苹果。金苹果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提到。希腊神话中说雅典娜和天后赫拉以及美神阿芙罗蒂特(维纳斯)争抢象征着美丽的金苹果。宙斯请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评判,帕里斯将它判给了美神阿芙罗蒂特,引起了雅典娜和赫拉的不满,于是她们支使士兵攻打特洛伊城,并最终攻下该城。雅典娜因此被誉为战神。
图8、尼罗河之神左边是喷水池雕塑是尼罗河之神,一手搂着谷物,左手下方枕着狮身人面像。罗马人眼里埃及是他们的米粮仓,地中海是罗马帝国的内海。广场上还有一座教堂阿拉科利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Aracoeli),是公元6世纪时建造的,也是罗马最早的教堂之一。我们去时已关门。绕过市政厅大楼,两边都有小花园,这是极佳的登高揽胜处,从古罗马广场到图拉真广场包括帝国广场大道尽收眼底。
图9、大理石台阶两边分列着双子星兄弟的雕塑通向广场的大理石台阶两边,分列着双子星兄弟卡斯托尔、波吕克斯的雕塑。据说这两个雕像是16世纪从犹太人居住区抢回的。古希腊神话中,孪生兄弟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英勇善战,哥哥成为马术专家,弟弟精于射箭、拳击,威名远扬。两人在诸多战争中密切配合,出生入死。一次战斗中,哥哥受伤身亡,弟弟悲痛欲绝,恳求宙斯,要用自己的生命赎回哥哥。宙斯深受感动,将他两人都安置在天空成为双子座,永不分离。
图10、登上台阶穿过门洞到达圣彼得镣铐教堂为了一尊雕塑,我们在7月16日那天,推迟去佛罗伦萨的时间,专程跑了很多路去参观,这就是圣彼得镣铐教堂里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摩西》。我们是乘坐地铁到大竞技场下车。这座教堂不太好找,我们东奔西寻,七拐八拐,找了好半天,还向人打听,最后登上一个长台阶,穿过一个很大的门洞到达圣彼得镣铐教堂(又称为温科利的圣彼得教堂)。
图11、圣彼得镣铐教堂外表很不起眼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教堂外表很不起眼,从外表看不出是教堂。圣彼得镣铐教堂又称为"欧多西亚大殿"(Basilica Eudoxiana),兴建于432-440年教宗西斯笃三世时期。兴建这座教堂是为了供奉圣彼得在耶路撒冷被监禁时所戴的锁链。但是,该教堂引起大量游客的原因不是圣彼得的锁链,而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摩西雕像。
图12、教堂天顶画《锁链的神迹》这座圣殿在8世纪教宗哈德良一世时重修,又在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Sixtus IV,1414年1484年)和朱利欧二世(Pope Julius II,1443-1513年)进行了改建。1475年增加了门廊。1471-1503年间增建了回廊。圣殿内部左右各有一排大理石圆柱,分割成一个中殿和两个侧廊。中殿的天花板中间装饰着帕罗迪(Giovanni Battista Parodi)1706年的天顶画《锁链的神迹》。侧廊使用交叉拱顶。
图13、1573年由Jacopo Coppi绘制的教堂后殿穹顶天顶画《最后的审判》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也有译为"儒略二世")想在教堂里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后来,教皇又要求米开朗基罗翻修圣彼得大教堂,于是墓地工程被搁置一边。教皇去逝后,米开朗基罗重新开始着手墓地的建设,但他仅仅完成了《垂死的奴隶》(现存于巴黎和佛罗伦萨)与《摩西》两尊雕塑,很快又被命令去绘制西斯廷教堂的《最后审判日》。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原计划为教宗建立四十多尊佛像,在该项目进行了六次修改后,最后只完成七尊雕像,其中包括米开朗基罗著名的摩西。
图14、摩西像在陵墓下方如今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寝分成三层,最下面一层,中间是摩西雕像,占据了陵墓的中心位置,1545年完成,全像高2.37米。《摩西》是米开朗琪罗雕刻风格最成熟的作品,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尊雕像深深打动着米开朗基罗,据说他曾拿着槌棒敲它的膝盖要他开口说话。在摩西雕像左右各安置了一组陪衬式的女性雕像,雷切尔位于摩西的右边,代表"沉思的人生",她身体扭曲,仰望天空,寻找永恒的救赎。利亚位于左边,圣经的女主角,被描绘成一个罗马护士长,代表"积极生活"。两座雕像均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由雕塑家拉斐尔达蒙特卢波菲(Raffaello da Montelupo)完成。
图15、摩西像《摩西》虽然是坐着的姿势,但整个身体呈现出强烈的动感,头上有长角,表现出疾恶如仇的神态,左脚向后伸出,好像马上要站起来。这座大师级的作品因头上有长角而受到广泛的讨论。这则牵扯到希伯来语的翻译,简单地说,在 16 世纪之前,摩西在西奈山上会见神时,他的脸上闪耀着神的光芒。《圣经》最初翻成拉丁文时,译者将"发光"翻成"长角",因为希伯来语中二者的读音相近。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都采信了这一说法,连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像之中。摩西也有一对犄角,倒是为摩西的表情增添了几分严肃。
图16、《摩西》近照从另一侧看摩西,他双眼怒目而视,双臂青筋暴露,无比威严雄伟,虽然怒气冲天,但作为一个以色列人的精神领袖,他又必须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表现出一种异常复杂的心理状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雕像最早设计是安置在高处的,作者也为此强调了它被仰视时的艺术效果;但后来由于教皇的干涉,不得不放置在陵墓的底层,其艺术欣赏也受到一些影响。
图17、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躺卧的大理石雕像尤利乌斯二世的石棺被放置在摩西上方的第二层,象征着升入天堂。石棺上方,则是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躺卧的大理石雕像。他的左边是圣女玛加利大,右边是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这也是拉斐尔达蒙特卢波菲的作品。位于顶部中心的《圣母和圣子》雕塑是Domenico Fancelli的作品。
图18、后殿华盖下面是圣物箱教堂的另一镇馆之宝是圣彼得当时被囚在狱中带着的铁链。在教堂正中有一个下陷的地龛,向下两阶大理石台阶通往中央祭坛。地龛立着一座高大精美镀金的木雕华盖,由四座巴洛克式的花岗岩柱支撑着。华盖下面是祭坛,祭坛上有一个镀金制作的圣物箱,这是Giovanni Matteo Foppa的作品,供奉着圣彼得戴过的铁链条。祭坛是维尔日尼奥·韦斯皮格纳尼于1876年到1877年设计的。
图19、圣彼得被囚的铁链这付镣铐原本被人携往君士坦丁堡,公元五世纪时艾乌多西亚女皇寄了其中一付给住在罗马的女儿,她的女儿再转赠给当时的罗马教宗雷欧内一世,并且令其建教堂保存之;几年之后,另一付也被送回罗马,它竟然奇迹般的和原来的那付融合了。如今便一起安置于祭坛的玻璃柜中。
图20、教堂内小礼拜堂供奉《圣母子图》,两边是天使画像
图21、阿尔多布兰迪尼枢机的陵墓在左通道的第二坛,葬着基数辛齐奥·帕塞里·阿尔多布兰迪尼枢机。这是1605至1610年建的坟墓,为什么会雕塑拿着弯刀的死神?查不到资料。
图22、圣彼得画像
图23、尼古拉斯·库耶斯枢机墓的浮雕《尼古拉斯枢机在圣彼得前》尼古拉斯·库耶斯枢机(1401 年-1464 )的墓,是安德烈埃·布雷诺(Andrea Bregno)1465年的作品。中间是圣彼得,一手拿着解开的锁链,旁边的解放天使拿着锁链的另一头,代表上帝派天使解救了彼得。尼古拉斯·库耶斯枢机跪在另一侧。尼古拉斯·库耶斯枢机是文艺复兴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神学家。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库斯,他写有许多拉丁文论著,包括宗教和哲学著作。他最著名的论著《有知识的无知》。该书论述了人类对上帝的理解。
图24、鲜花广场还有一个广场值得一提,这就是鲜花广场(也称花之田野广场)。这个广场很一般,在罗马算二流景点,不在罗马八大广场之列,但广场上立的青铜塑像确是大名鼎鼎的布鲁诺。塑像下的台基上,镶嵌着有关布鲁诺事迹的青铜浮雕。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为真理而死的布鲁诺,因为小学课本里就有他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广场上,1600年宗教裁判以异端邪说的罪名烧死了布鲁诺。
图25、布鲁诺雕塑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他信奉哥白尼学说"日心说",虽为传教士,却完全继承、发展并大力宣扬了哥氏的学说,从而根本上威胁到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亚里士多德、托密勒的"地心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被革除了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
图26、浮雕《布鲁诺拒绝了教皇的要求》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8年中,教会一再对他施压,只要他认错忏悔,可以免遭一死的,布鲁诺拒绝了。教皇克雷芒八世下令按顽固异端分子处决。
图27、浮雕《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为真理英勇献身》1600年2月8日,布鲁诺在接到火刑判决书后,大义凛然地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比我听到它时更胆战心惊!"2月17日,他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被熊熊烈火吞噬,为真理英勇献身。临刑前他庄严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 果然,将近300年以后的1889年,人们在他壮烈牺牲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布鲁诺纪念碑。历史上,像布鲁诺这样为真理而献身的何止千万,将来还会有。只要有专制,就会有对坚持真理者的迫害,就会有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后人一定会为他们立碑纪念。
图28、待出售的鲜花名曰鲜花广场,自然有鲜花卖,花摊一个挨一个,构成了该广场独特的景观。有广场就有喷水池,感到劳累的我们坐在喷水池边休息边欣赏广场的景色。
图29、在广场喷水池边休息一位头发染成红色、穿着奇装异服的中年妇女(五十岁左右)走过来,伸手向我们要钱。我估计是吉普赛人,指了指身边的女儿说:"她有钱。"女儿有仁爱之心,最愿意施舍需要帮助的人,这种事都是让她出面。女儿给她钱时,我们都紧盯着她,防止她偷东西。在意大利,小偷为世界之冠,不可不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