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师:赵莉
认知陷阱是如何让“断舍离”变得困难的?
Austin Perlmutter 顾潇、雷雳译 三个原因解答我们为什么会留着不需要的东西,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陷阱。来,花点时间考虑一下您那些很少使用的物品,所有家具、衣服、电子产品、厨具、小饰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物品。您拥有多少多余的东西?对于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答案似乎是“很多”。而且,正如Marie Kondo的人气和她的“收拾魔法”所证明的那样,摆脱这些多余的物品对于全世界的人们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体验。但是,尽管整理和简化其物品为许多人带来持久的欢乐,而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放手仍然是相当困难的。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如此抵抗把不必要的东西给别人、出售或抛弃?情感依恋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抛弃某些东西然后又不得不再次购买它,就会有财务上的实际担忧。并且我们会有避免浪费的想法。然而,我们同时还是思维陷阱和偏见的受害者,这些陷阱和偏见影响了我们判断什么值得保留。以下是三个使我们更难摆脱混乱的意识陷阱,并会告诉您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扔掉您不需要的东西。1.赋值效应(Endowment effect)意味着我们高估了我们的财产。赋值效应指的是人们一旦拥有某样东西便会赋予它更多的价值。在一项著名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为大学生提供了咖啡杯,并提供了将杯子出售给其他学生的机会。获得咖啡杯的人比那些没有咖啡杯的人对礼物的评价要高得多,并且他们提出的咖啡杯的售价大约是买家愿意支付的两倍。 这种效应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例子很常见。我们有可能仅仅因为拥有某样东西而倾向于留住它。好消息是,当您认识到赋值效应的工作原理时,您就更容易摆脱不必要的东西。用这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来开始您的工作:环顾您所拥有的一些东西,并扪心自问您将它们卖多少钱。现在问问自己:您愿意为同一物品支付多少钱?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令人震惊,而这思想实验是帮助您放下不重要的东西时强大的工具。 2.沉没成本谬误(the sunk cost fallacy)意味着我们保留了我们不使用的东西。想象一下,您购买了一些昂贵的新个人护理产品,并将其带回家尝试了一下,然后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它。产品无法退货,您只能将它送出去,但是您大脑的某些部分会不断告诉您,由于它很昂贵,因此您应该把它留在身边以防万一。岁月流逝,这件东西依然留在您的架子上,它占用了空间,但您再也没有使用过。 这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我们无法眼睁睁看着钱被白白浪费而永远也不会收回。在这种情况下,您无法收回您花在产品上的钱,然而却可以无限期地保持它,而不是扔掉它,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通过更好地了解沉没成本,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摆脱仅仅因为它很贵或难以获得而保留的东西。关键是要意识到,我们为获得这些东西而花费的金钱,时间或其他资源已经永远消失了。在决定要保留什么时,最好的办法是忽略这些成本,并想清楚我们是否还有其他保留这些东西的理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可能是时候放手了。 3.宜家效应(IKEA effect)指的是我们赋予了我们帮助创造的东西额外的价值。可以说,宜家效应是最著名的认知偏差之一。宜家效应是说人们对我们帮助创造的东西更加珍视,这也与之前提到的沉没成本谬误有相关。在一个关键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让参与者建造宜家家具。制作完成后,相比较其他人组装的宜家家具,这些人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他们自己制造的家具。 对于拥有或拥有过宜家家具的人来说,这些数据的相关性显而易见,但对其他人也很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如果我们不断修理或修补我们的东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而扔掉这个东西也许才是最好的办法。当然,您不需要把曾经参与建造的所有东西或您用着的很多东西都扔掉。对我们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是一件好事。重点在于,我们可能困于持有某件多余的东西而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曾出力建造这个东西。了解您保留某件东西是因为它可以为您的生活增添价值,而不是仅仅因为您曾为它所做的事情,您就可以明确哪些东西值得、哪些不值得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