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庙】泉州文庙:累朝捐修,曾为兵营(上)

 真友书屋 2019-12-14
关于泉州文庙的历史,该文庙文保处的黄子红所撰《海滨邹鲁,千年文庙》一文所写颇为详尽,该文称泉州文庙“占地约8255平方米,为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对于其建筑风格及文保级别,此文中称:“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泉州府志》的记载,此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请宰相张九龄题写了“鲁司寇庙”的匾额。五代时期,又改名为宣圣庙,但当时该庙只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并未建造学宫,而此庙的地址处在泉州衙城之右。

泉州文庙周围的环境

北宋太平兴国初年,郡守乔维岳将宣圣庙迁到了崇阳门外的三教辅,此地即为现在的泉州文庙所在位置。然在大中祥符二年,郡守高惠连将文庙迁到了育才坊。100年后,即大观三年,郡人柯述向郡守建议将文庙迁回三教辅,自此之后,该文庙一直处在现在的位置上。泉州文庙文保处所编的《泉州府文庙碑文录》的编辑说明中有如下简述:

泉州府文庙初称“鲁司寇庙”,在衙城右(今泉州六中一带),创建于盛唐,五季改称“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迁今址,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徙育材坊(今庄府巷泉州酒店一带),一百年后于大观三年(1109年)还复旧地,至今已有1270余年。

大成门


宋绍兴七年,泉州文庙建成了左学右庙的格局,《文庙碑文录》所作《泉州府文庙修建大事记》中写道:“知州刘子羽主持重建左学右庙,利用没收甘泉庵财产,命僧人释惠胜等鸠工市木;具体工程委托州学教授戴纬、提举市舶司监舶务张瑾负责。增旧基高二尺余,庙之中为先师殿,殿前为东、西廊庑。学之中前为明伦堂,后为议道堂。明伦堂前东西为正己、上达等十二斋。先师殿、明伦堂之南各有方池。学池前为藏书阁,廨宇庖廪一应齐全。又赎回庚门(今泮宫门楼一带)旧地,辟门西向。门内凿长河,浚青草池,疏通巽流(俗称八卦沟),架设石桥,以纳潮汐。是年闰十月动工,明年三月竣工。里人、主管江州太平观张读为记。”

关于此文庙在元、明、清三代的情况,黄子红于文中写道:

元代以来,历任地方官员继续修葺扩建。元大德三年(1300)修明伦堂,十年修大成乐。至治元年(1321)筑杏坛于棂星门南。至正间(1341—1368)造大成乐,铸礼器,筑石桥于方池。明洪武八年(1375)重修明伦、议道两堂及两庑斋舍等。二十三年重建杏坛于庙南,三十一年殿圮,知府重修。

永乐初(1403)葺两庑,重建棂星门。永乐、正统间(1403—1449),曾振、王浚、陈祚等先后修明伦堂,建会馔堂、米廪、宰牲所,辟射圃等。天顺、成化间(1457—1487)“以学门西向非宜,增建庙门南向”,洋宫门仍予保留。又建护学祠、会讲堂、祭器库、府学号房50间。嘉靖三年(1524)改建议道堂为教授厅,建训导廨。购庙前址为总门,迁河沟南面民房辟路;六年“作二桥跨河(濠沟),设庙门学门于河外“。三十五年建尊经阁;四十年改泮池为圆,如古泮宫之制;四十五年于明伦堂前建育英门。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间(1644—1735)均有修葺。乾隆二十六年(1761)全面修葺,并将大成门内外皆易以石,作“金声玉振”两门石匾,移建崇圣祠于殿东,重建尊经阁。至此,府学规模最为宏敞,其范围东至百源川池,西至中山中路,南临涂门街,北达打锡巷。其总体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构成,并附以乡贤名宦诸祠。

大成殿


对于这段叙述,《文庙碑文录》一书中有不少的碑文能予以佐证,比如元代大德十一年刊刻的《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诏》碑,该文以皇帝的口吻写道:“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

可见当时的皇帝对孔子的教化之功是何等之推崇,该文中是这样形容孔子的价值:“大哉先圣!世莫得名,非孟子金声玉振之言,后世何以尽尊称之美?非韩子日月江海之誉,后世何以极形容之妙?”

繁复的彩绘

严禁击打


然在此后的岁月中,泉州文庙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遭到过多次毁坏,而当地的官员都努力将其恢复起来,以此显现对于儒学教化的重视。比如明初立于泉州府学的《重建泉州府学杏坛记》碑中写道:“泉为滨海大郡。郡学庙之南,有杏坛焉,岁久颓圮,夷为隙地,章荒没垣端,封洽之功莫继,迄今有年矣。洪武庚午春,御史缙云钟道元按事至泉,首谒学宫,士子指以相告。道元披草芜,经陟遗址,顾瞻左右。”

看来在元末时,泉州孔庙内建有杏坛,但因缺乏维修而倒塌。洪武二十三年,御史钟道元来到泉州,他首先去视察学宫,由此而看到荒草中的杏坛遗址,面对此况,钟道元感慨说:“今夫浮屠、老子之宫,棲神之宇,金碧辉映,游息之居,潭潭秩秩,岁益月增,修葺相继,日懼不足,矧肯废其旧贯乎?且郡学,圣人清庙所在,士子来游来歌,谈道德礼乐于斯,以陶吾民,匪浮屠外就燕益于天典民彜者可拟其万一,而弗遑修葺有若是者,何哉?今虽未遑改作,宜仍其旧而新之,然后为无废前功。

四配


看来在明初,泉州地区建造有数量不少的佛寺和道观,钟道元看到那些建筑建造得金壁辉煌,并且历代都有整修,这让他更加感慨杏坛之废,于是他:“乃抽私帑以资营度,陶大甓、伐大木,构亭以覆坛上。”

钟道元自掏腰包恢复了杏坛,可见他是一位愿为文化作出贡献的好官,而在他之前,同样有能像他这样为文庙作出贡献的官员。元末周大初所撰《重建泉州府学记》中讲到:“岁己卯秋八月,飓风大作,发屋拔木,震惊百里,而大成殿洎尊经阁皆为所仆。”

此处所提到的己卯,应该是元至元五年,这年八月,泉州刮起了台风,将大成殿、尊经阁等全刮倒了,郡守胡公器带领众官员来视察灾情,转天他就准备修复损坏的文庙,但手下人告诉他文庙损坏得太过严重,重新恢复恐怕要花大笔的银两。

胡公器说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但他觉得恢复文庙乃是职责所在,于是:“遂咸抽俸币,以资经始,悉召诸耆寿以告之。于是,郡人黄胜生、王得渊首任伐材运甓之费,宋曾宣靖公亮之裔孙孟熙董其役,泉郡、永事二帅府,若阴威童侯真、张侯勋、沈侯瑾、邱侯遇、洪侯远、幕宾张宏、抚军徐智、翟荣,与大郡之士庶知澧义者,咸输己资以佐,方外之士亦皆向化而乐助焉。

胡公器捐出自己的俸禄作为文庙修复资金,他的带头作用使得当地很多人捐钱捐物,终于使得文庙恢复了起来。

到明代中期,泉州又刮起了台风,文庙再次被毁,蔡清在其所撰《重修府学记》中写道:“弘治癸丑岁七月三日,泉境内大风,拔木发屋,城垣仆者且七八,所在如败荷,或曰:‘飓’也。府学旧贯号壮固,值是亦多所摧毁。翼日,太守李侯与贰守罗侯首诣学,环视之曰:‘凡境内风所摧,皆吾责也,而此其在所先矣。’即规画工货所出,以命医学训科薛仁董共事。凡建大成殿下两庑十有五间,明伦堂下两序十有三间,戟门外傍门二座。两庑、两序间数元不止此,此惟于共摧甚者更之。势使联合于其旧贯,可仍者仍之,其摧而未甚者修之而已。”

明弘治六年,巨大的台风把泉州城的城墙都刮到了七八成,文庙建造得虽然坚固但也有些毁坏,转天李太守和罗太守就来到了府学视察,李太守明确地说凡是泉州境内被摧毁的房屋,他都有责任恢复起来,但对于文庙的恢复要放在首位,于是他立即组织人将文庙所毁之处恢复了原状。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