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这座“孩子们的剧场”有着近百年历史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2-14

随着滚动的人流,穿过繁华的王府井步行街,转向通往故宫的东安门大街上,这里坐落着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中国儿童剧场,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光彩炫目,两侧配以立柱,比例端庄协调,建筑细节上处处都显露着这里有一段非凡的历史。

今天走进中国儿艺看戏的观众或路过驻足拍照的行人可能想不到,这座剧场身后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曾经是开风气之先的“老真光”,戏剧大师梅兰芳等经常在这里登台演出,这里也曾是“北京剧场”,上演过众多经典话剧。如今这里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主场,每周都在上演着中国儿艺以及来自国际国内不同院团的儿童戏剧作品。

真光电影剧场:引领风气之先

真光电影剧场建于1921年,建成后轰动一时,当时的北京《晨报》载文,称其工程宏伟,“诸国之剧院,亦不多观”。

真光剧场开业后,便扮演了领风气之先的角色。以前老戏楼看戏,观众随意喧哗起哄,在台下大吃大喝,对演出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在观众管理方面,真光出台了首部观众守则。要求观众“注重公德、安守秩序、入座脱帽、宁静少谈、不乱拍掌、不作叫好、不妄吐痰、不碍他人、自重自爱,保全公安”。

真光对员工,更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真光员工上班不许迟到早退,须着工作服、穿戴整齐洁净,不许蓄须蓄发,当班前禁止饮酒和食用葱蒜等气味浓重的食品,接待外国观众一律讲英语,等等。这些管理规定,即便在今天也绝不过时。

真光建成之初主要功用是放映电影,以外国影片为主,常常有“只此一家”的世界名片放映。由于真光设备完善,具有演戏条件,故也开展演出业务,并且演出规格极高,“非拥有一流名角的京剧社不接待”,如梅兰芳就曾经与真光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他的代表作《西施》便是在这里首演的,不仅是京剧,欧洲的歌舞魔术和杂技也都曾在此登台献艺,为此,“真光电影剧场”还一度改名为“真光剧场”。

后来电影片源充足市场良好,真光逐渐停止舞台演出,专门从事电影放映。

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西方古典建筑

真光电影剧场从建筑风格上,对反映我国近代建筑师在20世纪20年代探索西方建筑风格这一历史阶段极具文物价值。

梅兰芳曾在他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详细地描述了真光的样子:“……纯粹洋式的楼,白色的大石柱石阶,楼中间是半圆形的大玻璃砖窗,窗的左右石台上一边一个雕像,是仿照希腊古建筑上的石像,长发,有两个翅,大约比真人略高一些。……半圆形的舞台,紫色的大幕,侧幕。装有正规的舞台灯。”

真光剧场的设计师名叫沈理源,他是中国第一代留洋建筑师,沈教授一生设计建造了不少建筑,如北京的开明戏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馆等,真光剧场就是沈理源早年设计的折衷主义色彩的一座公共建筑,成为北京最早的、最辉煌的、现代意义的影剧院建筑。

在建筑立面上,剧场运用了爱奥尼克柱式、拱卷、三角形山花、帕拉第奥窗等古典元素;在外墙上,红砖为主要材料,辅以白色花岗石的水平装饰带,视觉上形成了红与白的对比。

真光剧场的内部设施也很先进,直到20 世纪50 年代仍在北京各大电影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影院内部一楼有宽大的前厅和可容纳500名观众的放映厅,二楼为放映室和放映厅二层,三楼为影院办公用房以及演员的化妆室、休息间;影院自备发电机房,使用的均是进口银幕和放映设备;观众服务设施良好,放映厅座椅均为厚木包真牛皮包心,场内照明采用间接散射光源,观众看不到刺眼的灯泡;放映厅的出入场门、太平门、楼梯、太平梯设置合理,消防器具齐全,甚至配备了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消防水龙等在当时非常先进的设备;厕所全部为西式装修,配冷热上水,便池有冲水设备和下水管线;在影院一层,甚至设有两间为读者服务的图书室。

真光趣事——

1936年1月20日,影后胡蝶在真光剧场举行结婚典礼,并在《世界日报》上刊登声明:“我俩定于今日借座真光电影剧场举行盛大结婚典礼。同时并映徐来女士主演之全部有声巨片《船家女》,以资助兴。届时恭候各界驾临参观,恐未周知,特此声明,胡蝶、潘有声谨启。”

老观众寻访回忆——

“如今,王府井周边高低错落着半中半洋的建筑物,旧时面貌不复存在,而真光电影院还是它那原来的样子,耸立在闹市一隅。”

从北京剧场到中国儿童剧场:经典作品在此上演 

新中国成立后,华北人民文艺工作团进入北京,以5500匹布的价格收购了真光,将这座北京最好的剧场改为“北京剧场”。改造后的北京剧场被主管部门定性为一处“主要服务于舞台剧演出、兼顾电影放映”的剧场,并逐渐从以电影放映为主,向舞台演出为主过渡。

1950年代初北京剧场

195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北京剧场成为北京人艺的主场,再次领时代风气之先。在这里先后上演了《龙须沟》《雷雨》《日出》《王贵与李香香》《胜利列车》《莫斯科性格》等人艺名剧。除了人艺话剧,北京剧场还接待了中国戏剧学院等演出单位的演出,歌剧《白毛女》《生产大歌舞》等时代经典都曾在此上演。

上世纪50年代末,为了解决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没有演出场地的问题,剧场被交付中国儿艺使用,从此结束了“北京剧场”的历史,升格为国字号的中国儿童剧场。1961年定名为中国儿童剧场,由宋庆龄亲题院名。在相当长时间里,这里是国内唯一一个专门服务于青少年的剧场,上演了《马兰花》《宝船》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1956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

1959年

中国儿童剧场重建:望穿秋水 苦盼十年

中国儿艺在这座剧场里为无数小观众奉献了一出又一出的儿童剧,教育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儿观众。但因年久失修和唐山大地震的波及,剧场于1980年被宣布为危险房屋,停止了营业。此后,首都孩子们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剧场,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

1970年代

1980年代

覃琨、连德枝在《人民日报》发表修建新剧场的呼吁。接着,叶圣陶、谢冰心、高士其、张天翼、严文井、金近、柯岩、袁鹰的《让孩子们到哪里去看戏》,茅盾、夏衍、阳翰笙、曹禺、赵寻的《想想孩子们吧》两文相继在《人民日报》发表,仅首都就有14家报纸先后多次发表文章,“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少先队员们提出要节省自己的津贴费,捐给我们建剧场;解放军同志提出要捐献自己的津贴费,给弟弟妹妹们盖剧场。”中国儿艺原院长方掬芬在《中国儿童剧场落成纪事》中写道。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下,由中央直接过问、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全力支持的剧场重建工程几经周折终于竣工,于“亚运”前夕正式演出,这正如方掬芬院长在剧场落成典礼上所说:我们望穿秋水,苦盼十年!

1990年,中国儿童剧场重建工程全面竣工。此次重建由堪称剧场理论研究与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李道增带领设计组进行设计。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地处黄金地段,怎样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既有利于今后剧场在经济上的运营,又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文化生活的休闲场所,李道增设计组创造性地在功能厅顶部增设了功能厅,剧场因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源于李道增的设计理念:经济、实用、适用

中国儿童剧场重建设计1993年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和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三等奖。

1990年重建后的中国儿童剧场

大小剧场陪伴一代代孩子快乐成长

尽力保留原有外观的中国儿童剧场,内部却不断创新,引领着时代潮流。2005年在中国儿童剧场四楼创建了“假日经典小剧场”,以固定的演出时间,变化多样的演出风格,将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搬上戏剧舞台,不仅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一个全新探索,也是演出经营理念的一次全新尝试。

“假日经典小剧场”观众席

2015、2016年,大剧场进行舞台机械系统、舞台灯光系统的改造,以适应舞台艺术的飞速发展。今天,中国儿童剧场拥有计算机可编程序光控设备、环绕立体声、高峰值功率音响、计算机控制舞台的旋转与升降等先进设施,是目前国内知名度较高,很有人气的戏剧演出场所。

中国儿童剧场观众席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于2010年实行“优秀剧目轮换上演制”,利用剧场资源将剧院长期积累的大量优秀剧目定期轮流上演。观众每周末以50元至180元的低票价就可以在中国儿童剧场和假日经典小剧场欣赏到传统文化、外国经典、现实题材等各种类型儿童剧作品,每年惠及观众近20万人次。

同时,通过中国儿童戏剧节等活动,中国儿童剧场汇聚了来自海内外艺术表演团体的众多优秀儿童剧,让这方舞台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心灵栖息地。

2005年中国儿童剧场

夜色中的中国儿童剧场宛如童话城堡,将一个个神秘而又瑰丽的童话世界奉献给观众,它的绚丽与美丽,成全了多少孩子童年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