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汀阳研究员的专著《第一哲学的支点(精装)》,2017年6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字数为26.3万,该专著被评为哲学研究所2018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所谓第一哲学,即哲学的哲学,或称元哲学。这是哲学的根基,西方哲学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公认有笛卡尔的“思”和黑格尔的“存在”,赵汀阳此著提出并论证,哲学还需要“行”作为支点,现代哲学要从“ 思”的问题转向“行”的问题,从反思物的世界转向反思事的世界,事的世界就是人创作出来的生活,接续了他一贯的主张——哲学旨在讨论关于可能生活。 赵汀阳的《第一哲学的支点(精)》,特点在其很强的思辨能力和晓畅的文字表达,逻辑缜密而又别开蹊径,读来给人以思想的乐趣。他的哲学研究路径是,运用西式哲学的方法,处理中国思想的问题,因而既有西式哲学的逻辑性,又具有中国哲学的旨趣,故其思想被称誉为“中国人的形而上学”。 目 录 前言:可能所以困惑 导言:第一哲学何以第一 第一部分:人们言说世界而世界如其所是 1.物的世界有什么 2.从事物转向意识 3.方法决定解释 4.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 5.怀疑论是挥之不去的影子 6.形而上学被逐后化装归来 7.语言并不能为事实做主 8.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 第二部分:从世界之谜到生活之惑 1.没有答案的问题仍然是问题 2.到底哪些东西是**? 3.存在论问题只出现在**者之间 4.如果给每人一个世界 5.互为**性:报复与报答 6.初始状态与演化状态 7.求助伦理还是求助政治 8.标准的丧失。 第三部分:事的世界之创世论 1.物的世界与事的世界 2.存在论换位 3.作为创世论的存在论 4.Facio ergo sum 5.共在先于存在 6.共在的初始状态 7.关系理性,策略模仿与存在论报应 8.存在的高贵化 哲学书,烧脑,要说看个大概齐,也得至少两遍,所以现在一遍之后,只能说说突出印象~其一,对自主性、现代性的痛快的哲学批判。其二,从柏拉图、苏格拉底,到康德、胡塞尔、维特根斯坦,从儒墨法到基督、先知再到爱因斯坦、霍金,古今中外、人神神人,内容丰富多彩。其三,存在论,知识论,博弈论,伦理,政治。其四,共在先于存在,从我思故我在到我行故我在。 这本书详细说明了维特根斯坦的想法:“即使知识说清楚了一切事物,生活问题仍然尚未触及。”按照赵汀阳的看法,就算当代哲学按照目前的学术范式发现了万事万物最终的奥秘,不论是语言上的、现象学上的、存在论上的、本体论上的、知识论上的或者形而上学的等,别说这些答案的权威性一直被当代科学性所削弱,我们还是会依然困惑,因为它只不过只是重言地唠叨着这个物的世界。而这种关于生活的困惑才是我们最开始想要读哲学的动力呀。因此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哲学对我来说已经不太重要,那些头顶着光环的大哲学家们已经不再使我眩晕。轻松上阵,新一轮的探索已经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