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的一道“树叶训令”,为何感动至今? 清风中原 一片小小的树叶,在平常时期根本微不足道。而在艰苦的抗战时期,因为树叶。却发生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42年,时任晋察冀根据地司令员的聂荣臻签发了一道政治训令——“树叶训令”,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15里范围内的树叶。 当时,为什么会为了树叶下达一道正式的训令? 聂荣臻元帅签发的“树叶训令”令群众感动万分。 1941年到1943年,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都处在最困难时期。日本人的扫荡非常残酷,实行“三光”政策,企图制造无人区。不仅如此,雪上加霜的是1942年春天又发生了大旱,在扫荡和大旱的双重压力下,树叶便成了军民最主要的口粮。从当时晋察冀军区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北岳区群众扶老携幼采摘树叶的情景。照片上,低处的树叶已所剩无几,大家不得已就要冒着危险爬到高处去砍树枝。树叶基本上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全年的粮食,因此他们对树叶看得很重。 同样,在这种背景下,军队自己的给养也成问题,也需要采树叶,一棵大树上的树叶够一个排吃上一天。当时的唐县和家庄村村支书史全好表示,村里老百姓有九百多人,部队二百多人,加起来一千多人,村庄附近的那些树叶肯定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需求,当时老百姓采树叶,部队也采。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部队摘了老百姓就没了。因为部队都是年轻人,走得快,手脚灵活,上树也很容易。要是双方抢着摘树叶,老百姓肯定抢不过。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点措施,很可能就要影响军民关系。 掌握了具体情况之后,聂荣臻便下了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树叶的训令。在后来聂荣臻自己撰写的回忆录里,关于这一段历史是这样记述的:“一九四二年春天,青黄不接,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入春后,老百姓就把树叶当成了主要粮食。我们部队有的伙食单位,请示能不能采集树叶,我曾要求军区政治部为此发了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据媒体报道,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这个关于“禁止采摘树叶的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周围。布告贴出后,村民发现和他们一起摘树叶子的八路军不见了,很激动。一些老百姓表示,军队也不容易,应该大家一起共渡难关,所以要求收回训令。不过,这条训令还是落实了下去,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不与老百姓争夺粮食,而为了渡过难关,机关部队普遍制定了节约粮食计划,所有人员除伤病员外每人每天节约一至二两粮食。老八路军战士说,那时的节约官兵待遇一致,没有任何人搞特殊。八路军通过大生产和节约运动来补缺军粮,把节省下的粮食救济老百姓,军民团结终于挺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 提起这个训令,不少人现在还非常感动。 70多年前,一道“树叶训令”,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对百姓的无比关爱之情,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崇高形象。希望今天的各级党员干部,都能重温一下这道“树叶训令”,把务实为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把转变作风体现于服务人民的细节之中,让群众从一件件小事当中、从细微的变化当中感受到党风政风的变化,从而让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新的明显改善,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