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ylsgdgs 2019-12-14

唐朝末年以来,中原内战不休,政权更替频繁,北方少数民族趁势崛起。契丹自耶律阿保机以来,国土迅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问鼎中原之心路人皆知。可就在五代十国末期,实力强大的契丹竟然坐视后周壮大、北宋统一江南而无动于衷,着实让人费解。现在,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解开这个迷团。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首先,简单回顾下辽太祖、太宗、世宗时期契丹的扩张史。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眼见中原四分五裂,群雄割据,遂产生经略中原之志,两次南下亲征幽州未果后,采用远交近攻之策,利用后梁朱温与晋王李克用的矛盾谋图中原,但因自身实力不济而恨恨作罢,转而自立为帝,集中精力开疆拓土,'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使得契丹领土'东自海,西至于流沙(今宁夏居延海),北绝大漠',为契丹逐鹿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继承其父遗志,积极谋取中原。先是率军攻克平州(今河北卢龙县),继而牢牢抓住后唐石敬瑭内乱之机,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幽云十六州这个大礼包。此后三百余年,中原政权饱受幽云要地丢失导致的噩梦摧残。契丹以幽云为基地,进一步南下中原,攻灭后晋,占领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正式建号'大辽'。契丹饮马黄河的夙愿终于实现。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由于辽太宗纵兵大掠,'括民私财',导致中原仕民奋起反抗,不得已班师北返,半路病故。接班人辽世宗继续频频用兵中原,'大举南侵中国者凡三次',先侵后汉,再犯后周,但在位五年即被近臣谋弑。即便如此,辽国也已然成为中原政权的重大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接下来,进入本文的正题。一位奇葩皇帝的横空出世,一改契丹平日里喊打喊杀的恶霸形象,十余年如一日的安分守己,给正在重新洗牌的中原政权吃了一颗安心丸。这位皇帝,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睡王'辽穆宗耶律璟(又名耶律述律)。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辽穆宗耶律璟醉生梦死,中原政权趁机重整旗鼓。

公元951年,辽穆宗即位,在平定了谋弑辽世宗的叛乱后,正式开启了喝酒睡觉不管事的工作模式,硬是让蒸蒸日上,基本具备实力逐鹿中原的大辽原地踏步了十九年,'实予中国之周、宋二朝以重振国家之机会。'

周世宗北伐契丹,辽穆宗宴饮达旦无所谓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即位为周世宗。柴荣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志向,励精图治,西讨后蜀,夺取秦陇之地;三征南唐,豪取淮南十四州,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中原的序幕。与此同时,辽穆宗'自是昼寝夜饮,畋猎无厌,朝政不视',对中原局势的变化不闻、不问、不管,一副'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超然姿态。公元959年,周世宗亲率大军北伐契丹,一月之内,取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收瀛州、莫州、易州三州十七县,兵锋直指幽州。辽穆宗闻之,认为后周要攻取的地方原本就是汉人故地,没必要忧虑(是时,述律以谓周之所取,皆汉故地,不足顾也。),实在不行,就直接把幽云之地还给后周(谓其国人曰:'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耶?')。可惜天妒英才,在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周世宗突然病故,收复幽云的天赐良机就此错过。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宋太祖平定江南,耶律璟我行我素不关心

公元960年,后周重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国宋。宋太祖继承了周世宗'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经过两年多精心准备,挥师南下,开始了周世宗柴荣未竟的统一事业。962年至975年,宋军出兵荆州、湖南,占领南平、武平;兵分两路入川,将后蜀纳入北宋版图;长驱南下,攻灭南汉;水陆并行,拿下南唐。十来年之间,宋太祖势如破竹,扫灭了南方所有割据政权,实现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北宋建国之初的版图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由割据走向统一,强大的契丹为何按兵不动?

北宋统一江南后的版图

而辽穆宗在这一时期内做了什么呢?不好意思,本人查阅诸多史料,除了'纵饮'、'观猎'、'不视朝'和胡乱杀人之外,没有对宋朝的统一战争加以关注和大肆干涉,只有这条记载最醒目:'为庖者因其醉而杀之。'(969年,辽穆宗被厨子乘其醉酒谋杀)。

后续

穆宗之后,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内修政理、选贤用能、休养生息,辽国很快生机勃勃,并在高梁河之战、瓦桥关之战大败宋军。宋朝方面,则是典型的'出道即巅峰',太祖之后,宋朝的对外扩张急转直下,再不复当年之勇。此后,宋、辽双方形成拉锯,谁也不能彻底击败对方,从而奠定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汉人政权的对峙局面。

参考:《旧五代史·世宗纪六》、《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辽史·本纪六》、《宋史·太祖本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