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控班力,拿什么教书?

 点亮希望的种子 2019-12-14

当学生都不愿意理你,你还要上什么课?

我以最直白的释义来破题!

也是我这几个月以来,因新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有机会协助在教学现场第一线的老师们,交流互动谈论,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议题。

老师们在自己的专业本科上,都是学有专精的佼佼者,大家往往多谈到,如何让学生更专注于课堂,让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老师们多希望的是,学生真的有所学、有所成长,以回应教育工作的价值。

回到教学现场,如果老师没有控班能力,课堂没有秩序、没有学习情境,更不用谈学生如何投入学习,教师亦无法展现教学专业

我整理出 十大课堂状况五大解方,提供给初任教师的新鲜人,有依循的方向。老师的培育历程漫长且重要,软实力的累积无法一蹴可几 ,就从经验中学习。

没有控班力,拿什么教书?
没有控班力,拿什么教书?

十大课堂状况 反映老师没有控班力

01

对课堂或老师有既定印象

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学习成效低落),对学生间传闻某某老师很凶、很严格等等,这些都成为学生对这一堂课、这位老师既存的印象。 怎么在第一堂课,掌握黄金七秒定律,让学生对课堂改观、对老师改观?就是老师要下的功夫。 翻转印象后,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感,期待下次老师有什么新招?大概这个班级的学生,也都能够和老师良好的互动。

02

讨好学生吃力不讨好

初任老师的新鲜人,可能认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可以让学生愿意配合课堂教学。 学生在这堂课,老师允许下可以做别堂课无法做的事情(校规规定),学生觉得这是“爽课”、“好老师”! 但这真的是优秀老师,该做的吗?

03

没有师与生的界线

老师和学生称兄道弟可以,但师和生的界线仍要清楚。新时代的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不像从前,老师也应该顺应时代演进,调整师生互动的分际。 包括肢体、言语,都不能越矩。同性师生勾肩搭背,也都可能让学生有不同感受,宜避免之。 言语上学生跟老师开玩笑,如果没有界线开过头了,是老师问题?还是学生问题?

04

各种理由不想上课

学生找尽各种理由,不想上课。肚子痛、例假来了等借故离开课堂。不带上课用具、不愿意身体力行参加动态课程等。 老师怎么回应这些状况?班上的学生都在看,处理得好与不好,会引起连动的正反效应。

05

不断引起老师注意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问、回应老师的每句话,意图引起注意。 老师怎么回应自如,不让学生觉得难堪或被忽视,才能让学生感觉,我是被老师认可的。 在有充分默契后,学生自然能收敛。其他学生也在观看,老师如何尽快回到课堂里,继续教与学的流程。

06

学生让老师生气

老师可能在课堂上提醒一句,不要讲话!学生可能回嘴,我没有讲话啊!你为什么要误会我?或是拍桌、甩门有更多情绪性的动作。 青少年认为,激怒老师是一种炫耀、一种我比老师厉害的状态。 老师若没有掉进陷阱,没有跟着情绪起伏和回应,学生也就自讨没趣了。07

老师的心情不美丽

老师的情绪不能影响课堂氛围。我们可以有情绪,做最真的自己,在学生面前可以表露真情。 我可以为学生写的日记、联络簿内容感动落泪;我可以为班际竞赛获奖给学生大大的赞美;我可以因为学生屡劝不改而痛心严厉提醒;但不能因为情绪牵连其他人、事,影响课堂专业。 老师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情绪管理是最好的身教。08

把学生送到学务处

老师觉得学生不配合上课,就把学生送到学务处。 首先判断,如果是严重违反校规的,可以请学务处协处。但若是打瞌睡、叫不动等,老师也将学生送到学务处,对授课老师来说是最伤的。 因为最后,学生回到课堂,他还是要面对这样的师生互动关系。 所以控班力强的老师,能够在课堂当下或下课后,继续和学生对话互动,以利下一堂课的风景更美丽。09

让学生觉得不公平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要的很简单:老师是不是对所有人,同等对待。 为什么同样犯错,老师给A同学三次机会,我只有两次机会?当学生觉得被差别对待、被针对的时候,就会影响课堂管理。 无差别对待,从一而终地保持,学生对于被纠正、辅导,都会心甘情愿。010

只教书不育人

忽略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完成每周的教学进度即可。这是对教育工作的不理解、身为人师的一大误区。 除了学科专业,育人的工作更为重。品格力培养越受重视,我们在教学现场更要身体力行实践。要 在非课堂时间,用心观察和辅导学生的行为问题,让学生感受的爱和信任,回馈到学习上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控班力,拿什么教书?

五大控班技巧,帮助老师专注教与学

这学期,我请学校老师们阅读《优秀老师这样做:轻松应付课堂挑战50招》,暑假的处室研习以此为读本,展开讨论和行动计划,开学至今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重新检视和回顾。解决上述十大课堂状况,我想除了个人的教学经验外,也融合这本书的几个重点,提出下列五个解方。控班力有了,就能更精进教学专业。

1明确课堂规范与默契

第一堂课极为重要,除了说明学期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和方向外,最重要的是明确课堂的规范,这是这位老师的课堂上,独有的规范,带着学生不断演练养成默契,老师就能专注在教学上。 这里所说的规范、默契,在不碰触校规的红线范围,可以有度的掌握。学生初犯时,给机会带着演练,就能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默契、习惯。 例如,发问要举手经同意,才能发言。当学生忘了举手示意就脱口提问,可以在回应提问后,和所有学生再提醒,记得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再提问,以不打乱上课节奏等。 每个规范都有其对应的具体行为,资深老师都有自己一套方法来对应,进阶版是让学生参与规范的制定,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性,更快形成课堂默契。

2有原则才能获得学生尊重

当学生屡劝不改,无法配合课堂默契,或是严重到触犯校规,老师依照校规来处理时,才能立下规矩和底线。学生其实都很聪明,不断试探老师的底线到底在哪? 有经验的老师,不会一开始就退让,严谨审慎地处理。每位学生在看的就是,老师公平吗?老师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有破口,让学生觉得,有人可以成为例外,那么这些规范、默契都是可以打破的。 反之,老师越有原则,学生越清楚,在这些原则下,我们是可以有活泼应对的空间,也更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3激发学生兴趣是老师责任

每位授课老师都是杏坛武林高手,怎么让学生觉得学习有趣,充满好奇、期待?进到每一堂课,这是老师们的责任和专业。 活化教学的形式、技巧,武林高手各出奇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老师幽默风趣、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喜欢老师的评分模式等等,让学生爱上学习有各式原因。 资深老师能发挥自己的讲课魅力、气场爆棚地让学生投入学习。

4整堂课学生都很忙碌

让课堂时间内,有充实的教学设计,学生不可能空下来没事做。 让学生从头忙到尾,动手做、小组讨论、报告发表等,当学生没有空白时间,就没有机会作乱,也因为学习连续性、课程节奏的安排,让学习层层递进,全心在学习状态中。

5以学生角度出发的对话

学生辅导的经验告诉我,当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和学生对话,学生多数是愿意接受和进入对话状态。 我常想,如果我是学生,我自己可以接受的是什么? 老师的态度、用词,什么样的状态是我当学生时,我自己可以接受的,如果我自己都无法接受,我该怎么回应学生,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当学生愿意接受,而且是真的心甘情愿,这样的对话才有意义,才有机会往进一步引导反思。

培养优秀的老师,师父领进门后,在经验中不断学习和累积,透过案例的分享,资深老师的回馈提点,可以让新进老师更快抓到要领。教育工作者,只要从为了学生好的角度出发,我想任何难题都能克服,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爱和信任。

教育之道真无他,唯爱与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