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题目:《祭侄文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多处涂改,是故意为之吗? 我是一人。不想要上纲上线,有时候提问之前需要做一下基本的功课。《祭侄文稿》绝对不故意涂改,《祭侄文稿》的作者颜真卿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说的人比较多,天下第二和第三行书都是元朝时代才有的,后世还是可以接受的。不管《祭侄文稿》什么原因成了天下第二行书,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关于《祭侄文稿》的由来故事并不简单。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注意:这位颜杲卿之子,就是颜真卿的侄儿。也就是为什么叫《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书写而成。 颜真卿悲痛交接,还故意涂改吗?你知道天下第二行书,你还要提问,基本了解都不查一查吗?提问者的问法不够尊重,如果喜欢和想要研究书法,还是要多一分敬畏之心。 在2019年年初,本来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了。日本人都能了解《祭侄文稿》,我们中国人呢? 【一人有感】 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文化,还要说尊重自己的文化,有时候都觉得怪怪的。应该尊重自己的文化,还需要强调吗? 你既然知道《祭侄文稿》,如果有疑问先要查一下。质疑天下第二行书有什么问题,难道你自己不应该查一查吗? 所以我觉得书法从小孩子学起,还是不够的,很多事情还是要教。 提问者的问题,能够表现出提问者的水平和水准。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2020年1月18日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