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瞑眩反应」本身就是一个精密完美的诊断、治疗和观察仪。病所、疗效和预后全已在此(天生地设)! 治疗期间,有可能在患处出现一些类似以前的症状,但不会完全相同,或从未体验过。而且富有人情味和人性化,高度生物智能化和生物自动化,依每人的耐受性自动调节其强度,需要时这些反应可以自动停止或减弱(如需见重要客人时流鼻涕会自动停止,需开车时手脚的疼痛亦会自动减少到可以忍受的程度),因人而异,老少咸宜。熬过即好,不需担心。反应一般是原来曾有过的症状在治疗后反而感觉症状加重,例如过敏性鼻炎,会出现喷嚏打得更多,清鼻涕也流的更多;原有的潜伏性的毛病或症状现象,会更加的不适,如气喘会喘得更厉害、患痛风者,局部疼痛会更加重、平常的晕眩会更晕……等。 有人担心会不会加重病情,答案是不会的,中医只会对病情有帮助,不像西洋医术会影响正常组织和加重病情。中医中药会自动归经寻的,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轻缓者先治其本,重急者先治其标,标本兼治,全过程自动化,程控化,不会加重病人的病情,不会影响病人的身体机能或脏腑。 心态平衡很重要!不抱怨,不向往,淡然处之,沉着冷静,勿嘀嘀咕咕,大惊小怪,惊慌失措,保持情绪平衡。如将软胶水喉屈折,水过不了,这边的压力升高,胶喉会很胀,当胀到一定程度,水压就有可能把胶喉的屈折之处冲直,水通之后胶喉的压力就恢复正常。人患病时候的经络阻塞就像胶喉被屈折,人体本能自我抗御,企图将阻塞的经络恢复,所以人会感觉疼痛,会发热,会不舒服,会很难受,就像胶喉胀得很厉害。如果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无法战胜疾病,就需要外援,需要中医的帮助(不是取代),如果阻塞的经络恢复畅通,疾病就会痊愈,难受疼痛不舒适就会消失,即经络畅通无阻就不会疼痛,就是健康了。 这不是不良反应,也不是副作用!千万别与西洋医术的毒副作用相提并论(有些人怕反应怕难受,怕把病发出来,那就只能把病留着了)。 此乃方已对症,药力所致的感觉,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感觉。类似于针灸的“得气”(针灸时如能获得酸麻胀痛的针感,中医称之为“得气”,是激活恢复经络的表现,表示已取得疗效,痊愈已在其中。依照中医理论,这个“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循经络运行全身,运行不畅就会感觉不适或出现各种病症,针刺使之畅通,通则不痛),中药也是相同的,当药方对症,药效达到病患之处,药力发挥作用,与病患发生共振或共鸣,痊愈也在其中了……,这是中医的极高境界。值得我们引以为傲,亦是我们服务患者的依据之一。 中医治疗一般呈波浪形进行(如果以立体来表示,与人类遗传基因“DNA”的螺旋型形状相类似,是一个圈一个圈地螺旋上升和前进,似是重复但不是重复),亦可称为螺旋式治疗、自动寻的、自动归经。这是对基因的改良,是对DNA的修复,轻的一个波浪(一个回合)即可解决问题,否则需要多个波浪和多个冲击。波峰之间有一间隙,更有一波谷,取决于患者机体的接受力和调节力。大病需要大治,小病小治即可。具体地说分为粗调、细调和微调三个阶段:开始时为粗调,大刀阔斧,雷霆万钧,病人在此阶段往往会有感觉;进入细调阶段,病人往往感觉甚微或无感觉;进入微调阶段一般少有感觉。因为人体的内在结构非常复杂和细腻,而且每人的个体差异和感受能力会有很大分别,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不复杂,高深莫测,可以复杂到会思维会讲话,亦可简单到一对农村夫妇几分钟就可制造出一个生命体。所以,患者不需对感觉或感觉与否太多关注或忧虑,不需担心没感觉可否治疗或治愈疾病,如在正常或稍不正常时,你会留意心脏的跳动或肺部的呼吸?即是此道理,而且人体的每一脏腑不一定都有感觉或痛觉(神经),在病变或中医治疗时不一定感觉或体会到其中的全部变化(否则哪里有毛病自己马上就知道了,何必还需到处求医),但这不会影响中医的治疗。别忘了,中医是一个极高层次的医学系统,超前了现代所有科学和学科,是另一个时代的文明! 茶余饭后 诊断速成班:使用中医之后,凡有反应的地方,即说明此处有毛病──毕业! 现在流行的诊断连舍本逐末也谈不上,只是营销包装、满足好奇心或推诿责任。健康才是病人需要的,别顾左右而言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