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里普遍的一个现象是:股价60元,市盈率30倍,很多股民想等机会在股价跌到40元时买入,他们觉得这样买的便宜。 便宜买好公司,原则上没有错。 不过,市场总是聪明的,股价总是在反应着公司的当前价值,让人看上去股价和市盈率非常匹配。 同时,市场又是快速变化的,去年如果45元没买入,今年的业绩增长了25%,股价也随着涨到了60元,让人感觉还是不够便宜。 市场就是这样,在根据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利好利空的消息,在快速调整着股价估值,即:短期来看,市场给公司的股价估值似乎总是相对合理的,很难发现有抄底的机会。 除非:当市场遭遇系统性风险,比如2018年的全线大幅普跌,否则很难找到便宜的抄底机会。 另一个角度看,市场对公司未来的成长能力的预期也在股价上有体现。比如招商银行和格力电器等,当遇到市场波动调整时,股价能依旧坚挺,反应出很多投资者对公司以后的成长给出了预估。 总想着抄底,其实是投机心理。而投资的思维是:买入好公司5~10年后的成长。同时,市场短期看起来好像是有效的,但从5~10年的角度考虑公司的价值,市场给公司估值上还是给了价值投资者很多机会。 毕竟,很多人喜欢跟着市场走,只有少数投资者会考虑公司5~10年的发展。 同时,股价肯定也不能直接反应出未来10年后的公司价值。比如:预估公司10年后业绩能涨10倍,现在股价20元,不可能明天直接股价变200元,那是肯定要打下来的价格,就像现在火热的科技股,几百倍市盈率的爆炒。即:公司当前股价,不能直接反应10年后的公司价值增长。 那好了,找到了伟大的公司,直接下手买就行了,只要不太贵(用10年后的眼光,评估现在股价贵不贵),还用得着使劲去等机会抄底吗? 当人试图去贪小便宜抄底的时候,反而可能会错失买入好公司的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