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我国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智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但自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枪大炮轰开后,人们便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轻古”思维中,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质疑,认为这些都是糟粕。要知道这种思想是非常不正确的,中国正是靠先贤们的智慧,才得以延续千年之久。 所以小到个人、大到集体,我们都应该认真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而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道德经》中就有三句极具智慧的话,读透后便可从中学习到人生真谛,在生活中过得风生水起。 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是以无德。” 这句话是说:具有德行的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优良品德挂在嘴边,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上,都体现出自己的德和美。而无德之人往往嘴上说自己德行兼备,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会按照道德品德约束自己。 道德经中说道,上德之人的德行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中,而无德之人的德行只在自己嘴中。这种上德与无德的区别不仅是在德行方面,在事情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体现。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只说不做的人,这种人往往嘴上功夫十分了得,但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往往那些只做却很少说的人。当我们认识到这句话含义时,就应该学会,多充实自己的内心,把耍嘴皮子的功夫放在干实事上,你对生活认真,生活自然也会对你认真。 第二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世人都会崇拜强壮,而轻视柔弱;都认为刚强可以打败一切力量。但老子却认为,这世间最有威力的东西反而是柔和弱。老子曾经就用自己做过比喻,他对人们说,都说强胜弱,刚胜柔。可你看我这一口牙在老的时候早已掉光,而我的舌头却始终存在。这不就是以柔胜刚吗? 同时,老子又以水来比喻:任何物体都可以改变水的形状,可以说水是至柔至弱之物。但一旦水流汇成江海,它的滔天海浪没有一个陆地上的动物可以承受;洪水肆虐时,纵然是高墙巨垒也会触之既溃。所以一个人要懂得像水一样储存自己的力量,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事业上,只有性情放的柔和随顺,才可以得到沉淀。而当一点一滴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时,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第三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们认为老子一直在强调以柔胜刚,便会觉得老子希望我们做一个性格懦弱的人。我们其实都误解了老子的话,在第三句话中老子就说明了柔和弱的含义,老子所说的柔并不是让人在性格上变的懦弱,而是要告诉我们在态度上一定要谦和。 而在性格上,老子告诉我们一定要勇敢。但这个强并不是莽撞,老子认为,莽撞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而懂得变通的勇敢,才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巧妙化解,而不是争个鱼死网破,不争之勇就是老子所谓的“天道”。 《道德经》的这三句话,具有非常大的智慧,不仅涵盖了“以弱胜强”的核心观点,也告诉我们,硬碰硬必然两败俱伤,而绵里藏针,才是最大智慧。悟透这三句话,就可以让你的生活风生水起。 |
|
来自: qwerty6838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