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二哥哥2008 2019-12-15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劝君莫去杏花村 甘泉佳酿能醉人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山西境内有一条有名的汾河,横贯山西中部,因为有了它,也就有了汾西、汾阳、汾阴、汾城、汾河湾许多地名。这汾阳县有个杏花村,它就是被人们推崇的“甘泉佳酿”、“液体宝石”的汾酒产地。汾酒是我国名酒之一,位居北方众酒之冠。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在山西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汾州府、汾阳城,离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贤人。”唐诗里也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汾酒在古代叫“汾清”,最晚在公元六世纪的北齐已成为宫中佳品了。这汾酒清香绵软,回味生津,据说是用杏花村的“一把抓”高梁和甘露如醴的“神泉水”酿制成的。泉为古代贺鲁将军战马所踩出,故有“神泉”之名。其水冰凉透心,甘甜无比,涓涓长流不断,千年永不枯竭。它是汾酒后来出名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诗赞曰:

劝君莫到杏花村,处处有酒能醉人;

吾今来时偶夸量,入口三杯已消魂。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汾酒的配制酒“竹叶青”,因为“母壮子肥”,亦为名酒。这“竹叶青”应自是名师的创造,但传说它却出自“天成”。据说很早以前,山西酒行每年要举行一次酒会。逢酒会这天,大小酒坊的老板都把自己作坊里当年酿造的新酒抬一坛到会上,由酒会会长主持,让众人品尝,排列出名次来。当时有家酒坊,虽说是祖传几代,但因酒少起色,每逢酒会评比,总是名落孙山。这一年,又要开酒会了,老板只好先走一步,让两个伙计备好一坛新酒,随后送去应景。谁知骄阳似火,抬酒者汗流如注,赶到正午,恰巧来到竹林边。这时两人口渴难忍,就以叶代杯,喝酒解馋。谁知这一喝就喝去小半坛,两人抬上赶路,走不多远,只见一丛大青竹旁石缝之中渗出一汪清水。两人又以竹叶灌水浸入坛中。这年酒会,竟被众人当场一喝而空。连老板喝着这绿晶晶青澄澄的美酒也不觉怀疑:“这是我家的酒吗?”当即被评为“今岁佳品”,名列第一!后来老板寻根问底,悟出了这竹叶泉水的奥秘,立即买下那块地皮,把酒坊迁去,就地打井,又从酿造技艺上加以改进,终于酿出了别有色味,名驰中外的好酒,取名就叫“竹叶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采风队

中国民俗趣话·山西汾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