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发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陈春土 2019-12-15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

套用在学习模型上,“冰山以上部分”是我们看得见的,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即考试成绩。

而“冰山以下部分”则是造成这些考试成绩的背后的原因,依次是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他们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所以经常被家长和学生所忽视,然而它们却是导致孩子未来学习成绩如何的本质原因。

不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只是通过参加课外培训班、花大量时间刷题等方式,虽然可以暂时性地改善学习成绩,却为后面的持久学习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多年的自主学习以及教育经历告诉我

发掘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不难

01

不要盯着学习成绩,盯着学习效率!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进入小学后成绩落后,于是提前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都学了。虽然孩子学习成绩班里领先,但是在课堂上没有新知识可以学,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丧失了培养学习效率和锻炼学习方法的关键时间点,为他未来的学习效率低下埋下祸根。令人忧虑的“三年级现象”很容易在这些孩子身上出现。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学习成绩而疏忽学习效率的例子。

当然,家长们都很担心孩子学习成绩落后,会招致老师和同学的奚落,影响学习的自信心。这时正是家长需要站出来,告诉孩子一时的学习成绩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取得进步,而且要取得比别人更快的进步。那么,假以时日,他一定会领先。

02

学习方法靠自己

当我们碰到学霸,第一反应就是问他“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然而,他的答案很少能发挥作用。原因有二:一、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二、就算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大概率是无法执行的。因为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并认可的答案,才有可能跨越到改变行动这一步,不然就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学习者,只有靠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产生效用

03

自主学习是天生的,但是很容易被破坏

孩子们天生是学习者。他们不是自己学会的吃饭、走路和说话么?然而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要帮他、替他,却让孩子产生了依赖感和惰性。辅导作业时,是不是孩子一说“我不会”,我们就忍不住要告诉他答案,却剥夺了他自己思考的机会呢?孩子作业出了错,我们是不是忍不住要去帮他订正,却剥夺了他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呢?当孩子成绩低一点,我们是不是忍不住命令他要多阅读、多做题、替他报个班恶补一下,却剥夺了他自我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善学习方法的机会呢?当我们骂孩子学习没有自控力的时候,我们自己又是否有足够自控力,把学习这件事交回孩子手中呢?

家长时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谨防越俎代庖。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们只能起辅助作用,当好他们的后援,啦啦队,和心理导师。以下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什么好哭的,这题都错过多少回了?”

否定孩子的能力:“你洗不干净的,放着我来。”

否定孩子的选择:“学画画有什么好的,还是学钢琴吧。”

否定孩子整个人:“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

别谈什么激发自主了,孩子连调动内在驱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是在把孩子的内在动力连根拔起。

04

找一切机会锻炼孩子的自主思考

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一碰到问题就习惯性地喊人帮忙,不会自己思考。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没有自主思考是不可能学好的。我们提倡“快乐教育”,把知识剥开揉碎了给孩子们喂进去;碰到一道没见过的题,好心地先把方法提示给他们,让他们再去应用。他们确实是学得轻松了,却也失去了主动思考、面对挫折、坚持不懈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奥数培训,明明是很好的思维锻炼机会,却被培训班们变成了背诵套路的程式,让奥数失去了它本身的教育价值。要知道刷一百道会做的题的效果,远不如用自己的方法、花几个小时做出一道难题的效果好。

 总结 

小学时期学的东西不难,压力不大,正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极好时机。家长适当放手,让孩子们在错误中学习,稳步成长,是更符合孩子长远发展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