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散之:我写草书,再过两个50年,可能也没人懂,您怎么看?

 人的终极幸福 2019-12-15

说起草书名家,在近代书坛中,谁的名气最响?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会把这一票投给被誉为当今“草圣”的林散之。

林散之的影响力有多大?说个小故事您就知道了。有一次,郭沫若到南京,有人前来向他求字,郭沫若直言:“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郭沫若何许人物,能说出这番话,足见林散之在当时书坛的地位。

就书法而言,林散之属于老年成名的典范。在1972年举办的中日书法交流会上,林散之凭借一篇名为《中日友谊诗》的草书作品引起了各界名家的广泛关注,这才有了我们熟悉的林散之。

值得注意的是,那一年,林散之老人已经74岁了。

林散之在书坛的名气虽大,但由于他的草书用笔老辣,风格独特,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草书有一定的差别,也引起了不少关于他书法水平的争议。

喜欢他的不用多了,自然对他的书法造诣大加肯定。郭沫若就曾评价说:“林散之的书法,能够代表中国。”国画大师亚明也曾夸赞说:“正是由于林散之的存在,才使我们保住了传统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有褒奖,自然也会有质疑,这在书法界是很常见的。不喜欢他的朋友则会说了:这般涂鸦一样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呢?美又体现在何处呢?真是搞不懂。

其实,大家不用疑惑,林散之在当时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曾说过:我写草书,再过两个50年,可能也没人懂。对于林散之说的这句话,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其实,要想真正地理解林散之和他的草书,也不是没有办法,只需要了解一下他的学书经历就可以了。

林散之自幼研习书法,并且广泛取法,上至魏晋,下至明清,无所不学。特别是在魏碑身上,林散之下的功夫最大。他自己也曾说过:“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

从林散之早年的临帖作品来看,虽然具有一定的个人风格,但仍在法度之内游走,中规中矩。也可以这么说,那个时候的林散之,和很多书法爱好者一样,都是在辛苦地学习古人,大家也都能看得懂他写的是什么。

对于一般人来讲,学书法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了,但是林散之不同。60岁以后的他,把自己的努力方向放在了最难的草书上面,并且面貌一改,完全摆脱了之前的法度约束,天真烂漫,浑然天成。

“60岁前,我游骋于法度之中,60岁后,稍稍有数,就不拘于法。”这句话,是林散之自己做的一个总结。

也就是说,林散之晚年的草书,不再去考虑什么法度,也不去追求中规中矩的审美,下笔之际,信手拈来,讲究的是妙趣天成。林散之为什么有如此的底气呢?这恰恰是得益于之前的积累。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到60岁后才学草书,没有写碑的底子,就不会有成就。”

书法之美,从来都不是笔法技巧这么简单,这其中还蕴含着书者个人的感悟和审美,还体现了属于自己的才情和涵养。林散之的草书好不好?两个50年以后大家是不是能看得懂?这一切,还需要交给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