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经问道上海行 未来成长思路清

 一小百合 2019-12-15

为期一周的上海研修,给我的思想带来的最大冲击力是各个学校的课程建设。这次我们参观了五所小学,一所幼儿园,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都能基于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需求,从课程目标、课程架构、课程内容到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都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为助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

此次研修带给我最大的反思有两点:

一、不能只聚焦课堂而忽视课程,要自觉主动开发课程。

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或者教研活动中的说课研课,只是注重对课堂教学中课本知识的教学,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不断要求的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则很少提及,同时也淡化和忽视了课程实践的内容。

这次研修,深化了我对课程标准始终在引领的认识。其实新时代发展带给每一位教师的强烈信号是,近20年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使受教育的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过关、适应未来国际竞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几乎就成为极端重要的“方向盘”。“课程标准”就是横在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必须翻越的大梁,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程标准”引领意识。并且,老师们还应该清楚,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学校从此再无“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之说了,学校和老师的一切教育教学与实践、各种校园文化及校外实践活动,皆纳入课程范围了,而课程教学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概念和范围了。

课程标准需“三标”。当今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程标准”回归意识,力争做到“依标备课、达标上课、超标研课”。

“依标备课”——就是在备课过程中,始终要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行对接,反复研读课标,对课本知识要求和课本之外的相关课程资源予以整合,尤其是对课堂教学中的课程目标落实要进行科学设计和准备,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实践予以落实,也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准备,让课程实施前的准备与设计,尽量做到“聚焦课堂,放眼课程”,在备课中以课标为依据,形成丰满而正确的课前教学准备方案。

“达标上课”——就是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不仅要将课堂教学的每一课教学任务准确落实到位,达到课程标准的底线,而且还要把课堂之外的各种实践环节落实到位,不能再有所谓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之说,要将校内外所有的课程综合实践环节,纳入课程实施的体系之中,对此,教师尤其要正确处理好课程、课标、课堂、课本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把课堂教学做好而拒绝或应付承担德育、社团、校本、文化等多样的课程实践活动,并在课程标准引领下,将课程实施之“准确的目标、灵活的方法、丰满的内容、丰富的资源、有效的实施、多元的评价”等元素落实到位,树立真正立体的课程观,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课堂上的热热闹闹和复制那些千篇一律的所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超标研课”——就是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在围绕如何“上好课”而开展的各种备课、研课、磨课、说课等教研活动中,要充分将课程标准的内涵挖掘到极致,让教师在课程标准引领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课程标准内在要求的理解,不能仅仅满足于国家课程的开齐开足,还要做到与特色化的地方课程及多样化的校本课程相呼应,形成在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各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并逐步做到一课一课、一节一节地全部变成优质课,而不只是做好那些具有观赏性质的“示范课”或“观摩课”,使课程教学的育人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结合近十年的实践,我其实也在努力开发课程。比如:课外阅读一至六年级已成一定体系,并在每年年末围绕“读书主题”组织“专题”春晚活动;还有经典诵读一至六年级也有自己的体系,但是却没有把它们按课程来完善,从课程目标、课程架构、课程内容到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都形成体系,这将是我的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今后要努力做到:既要聚焦课堂,更要放眼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人格和能力同步发展,关注素养滋长。

二、探索课堂育人模式,做既能教好书又能做学问的双栖教师。

上海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顾志跃院长为我们做了《在教学实践中发展自己》的专题讲座,他明确指出了地方名师对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老师们做既能教好书又能做学问的双栖教师,做懂职业、懂学科、懂课堂、懂学生、懂发展的优秀教师,并从优秀走向卓越,从而向“学科领袖”迈进,为老师们的进一步发展规划了一条高端发展路线图,他的讲座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首先,积极探索课堂育人模式。

 (1)要坚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把贯彻立德树人、落实三维目标作为教师自己的义务、责任和师德表现。

   2)要挖掘学习内容的育人意义,使学科知识成为学生精神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要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

   3)要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挖掘合作、探究、自主等学习方式蕴含的育人价值,挖掘学习经历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责任感、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

   4)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用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其次,继续探究近年来已经实践的“单元重组、读写结合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

   在对语文教材课文归类基础上,梳理其中的主题,按主题确立对应的写作任务(写句、写段、写文),并按主题重新编排教材课文。若其中的语言元素(词汇、句式、思想和情感表述)不足,可适当补充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组成新的教学模块一起教。教时注重积累与主题有关的语言元素,作为完成后续写作任务的素材。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素材完成写作任务。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高度融合,相互促进,提高语文教学效能。

     问道沪申,教育路上勇探索;立足岗位,反思改进展新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