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节日

 骑驴看史聊生活 2019-12-15

晚上打开微信,看到我妈发给我的留言:记得明天吃豆子哦!我一翻日历,这才想起,明天是腊月初一,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应该吃点炒熟的豆子。可是,我从家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半粒可以炒的豆子。而时间已经很晚了,超市也应该打烊了,于是我便安慰自己,明天一早去楼下超市买豆子吃。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初一,我妈早早地就起床为我们炒豆子,在我们还没睡醒的时候,豆子已经炒熟。清晨,我们一睁眼就能吃到香喷喷的豆子。可自从离家以后,除了端午、中秋、春节这几个比较大的节日外,其他节日都渐渐地从我的生活中悄然溜走了。就比如腊月初一吃炒豆子,要不是我妈提醒,我是万万记不起来的。

想起小时候,我妈是最能在每个节日给我们整出各种花样吃食的。因为在那个物资并不太丰富的年代,这些节日的小氛围、小惊喜,常常会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出无限的乐趣与期盼。

生活可以将就,也可以讲究。而我妈就是个很讲究的人,她把一年里的每一个节日都放在心上,从不马虎。比如冬至了,她会早早地安顿好,为我们包一顿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她一整天的劳动成果都消灭干净,她才欣慰地收拾碗筷,洗锅,一刻不停地做着在我们看来似乎永远也干不完的琐事,但她乐此不疲。如果我们劝她说,不要弄了,怪麻烦的。她便佯装生气,这有什么麻烦的,再说冬至不吃饺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惊蛰我们能吃到她早已备好的梨;端午我们就能吃上她做的凉糕;中秋我们就能吃上她亲手烙的月饼;腊八当然是名震江湖的腊八粥喽;小年吃麻糖,等等。反正每一个节日,我们都会重温一次“妈妈的味道”,这个词这么火,大概是因为现在纯手工制作越来越稀少了吧,过节了,大家都在超市买各种程式化的吃食,再也没有了纯手工的温情。而我妈却从来不在这方面偷懒。

她不偷懒,却惯得我们极其慵懒。这日子过得没个时没个节的,这是我妈经常唠叨我们的话。因为在她的认知里,把一年里的每一个节日都认认真真地过好了,才算是把这一年过好了。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每一个节日,我妈都会给我们精心准备各种吃食,为的就是让她的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节日不这么过,不显得折腾点儿,不隆重点儿,没点仪式感,那就是不新不鲜,没了味道。日子嘛,就应该在平淡中活出花样,在苦难中酿出甜蜜,在辛劳中看到希望。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说现在过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年味儿了,也没有以前的那种盼头了。什么是年味儿呢?年味儿其实就是一种心态,一种借各种仪式感较强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渴望的心态。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种很有仪式感的盼头。那时候,一家人平常省吃俭用,就等着年三十夜里的那顿饺子。吃可能就是十来分钟的事儿,但盼望的心理却在腊月里不断地发酵,不断地升华,无数次在脑海里幻想,就形成永不磨灭的记忆。

而物资过剩的现在,吃已经不再是人们日思夜盼的那份执念了。而其他形式的东西还很难打动我们的心,所以,很多人对节日也就没那么上心了。总觉得没有节日的氛围,其实是你心里少了一个盼头。

我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甚至都没念过几年书。可她对传统节日的那份热忱,却一直感染着我,让我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