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风直到夜郎西】为什么都在争抢夜郎国这个香饽饽?

 江山携手 2019-12-1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汉孰与我大?】不要再黑夜郎国主了

我们今天先不讲这首诗,先讲讲“夜郎”这个地方。不把这个地方讲清楚,你也看不懂李白到底给王昌龄写了什么东西。

夜郎,是一个古地名,在中国的西南一带,相当于今天的贵州省和周边的湘西、云南一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还叫做“鬼方”。你也看出来了,这不是一个带有善意的名字。

长期以来,这个地方不声不响,跟中原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

直到汉武帝的时候,他派了张骞通西域……西域?不是在西北嘛?跟西南有啥关系?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张骞回到长安后,跟汉武帝汇报:我在西域很西边的国家“大夏”,看到他们有我国蜀地产的上好蜀锦,听说是从千里之外的“身毒”国(就是天竺,今天的印度)传入的;而“身毒”国的蜀锦,又是从“西南夷”那一带传过去的……总之,兜了很大的一个圈子。

“哦?西南夷还能通到身毒、大夏?”汉武帝拿起绢制的地图一看,发现那边还是一片空白。

汉武帝是一个狂热的地理探险爱好者。他派了一支“丛林探险队”,往西南进发,那一带全是高山深谷、大江大河,遍布瘴疠。

探险队发现了一个新世界。那里足有几十个小政权,他们都过着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的生活。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这几年有人热捧的“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不丹。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深山老林里。

比较大的两个王国,一个叫夜郎,在今天的贵州一带;一个叫滇,在今天的云南一带。

探险队的使者们见到了很多土王。《史记 西南夷列传》记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我们老是说“夜郎自大”,看了上面的文字就知道,我们冤枉了夜郎王。其实,最早是滇王提出了这个问题。至于夜郎王,不过是重复了这个问题。

再说,他们就算问了这个问题,又能说明什么呢?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吗?难道这就增加了你们的优越感?反正,我看到的是天真、淳朴、求知欲强,还有一份满满的自信与自豪。

汉人也没有把这个当成愚蠢的问题。他们汇报给汉武帝的情况是,“盛言滇大国”,极力夸赞那是一个大国;武帝的反应是,“天子注意焉”,他很重视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呵呵”。

所以,双方当事人都没觉得什么,大家也别再黑夜郎国主啦。

天子不是“注意”了嘛,说干就干,武帝马上派人给滇王、夜郎王送去了王印,算是天朝上国承认你们了。从此,这里就与中原王朝再没有分离。当然,由于地理因素限制,中原王朝长期对此地是实行“羁縻”统治,土人治土,高度自治。那些夜郎王什么的,就是后世所说的“土王”“土司”。


红圈为西汉时期的夜郎国一带


【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县里王县长

一转眼到了唐朝。那个地方叫做“黔中道”。就是柳宗元写《黔之驴》的那个“黔”。直到今天,贵州省的简称还叫“黔”。

这里依然很闭塞贫穷落后。这不是那里居民的错。学过中学地理的人都知道,那一带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石漠化很严重。石山、石林到处都是,作为风景很好看,但是生存起来就不好玩了。水土流失严重,稍微有三寸薄土的地方,哪怕是倾斜角60度的山坡,都种上了庄稼。


石漠化生存

这种地方,是朝廷用来流放贬官的地方。王昌龄,你不是“七绝圣手”么?你不是很能写么?看你不顺眼,随便找个茬,干部“能上能下”,就贬你为“龙标尉”——龙标这个地方的县长。

龙标在哪里呢?有人说在贵州,有人说在湘西。据说,被言中的地方,都在争这个“文化遗产”,说不定可以搞一场“印象·龙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王昌龄要是听说了,肯定吐血——“我的痛苦竟是你的幸福”。


印象·XXX

我不是开玩笑。还有一些县城在争着改名,要改成“夜郎县”。为什么呢?知名度高,几千年就有的品牌,抢旅游资源呗。

你们都有道理。大诗兄不能选边站。总之,龙标,就在古夜郎那一带。


红圈为唐朝黔中道一带

失意者同盟李白听说了这件事,感到很兔死狐悲。于是写了开头的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听说昌龄兄弟被贬到龙标,远远地给你写首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 很能营造气氛,凄婉的感觉。话说,后面不应该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么?不是,是“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到龙标这个地方要渡过五道溪水啊。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就让明月清风把我的一颗愁心带给你!你若安好,就是晴天;你若不好,就是晴天霹雳……

王昌龄到了龙标,百无聊赖,心情也很郁闷。写过一首诗:

龙标野宴

(唐)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其实,用五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寂寞空虚冷!

王昌龄,写诗很牛,但还不是我们要寻找的王老师。


【满街都是圣人】龙场驿上王站长

一转眼到了明朝。那个地方叫做“贵州”了。这个“贵”字,据说是从“鬼方”的“鬼”字改过来的。这是谁改的?真是神来之笔、一字之师。

这里依然很闭塞贫穷落后,还是流放贬官的地方。不要以为贬官是个轻松的处分,在那个年代,流放到那个地方,死亡率很高。


红圈为明朝贵州一带

当时,就有人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瘗旅文》)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在龙场驿(在今天贵州修文县)这个地方,看到从京城过来三个人:一父一子一仆人,他们在赶路。第二天中午,有人来告诉我:老的已经死在蜈蚣坡啦!傍晚,又有人说:死了两个!第二天上午,又有人来说:三个全死了……

就是这么残酷。死的老人,是从京城过来赴任地方官的,姓名不详;记述这件事的,是从中央被贬到龙场驿的驿丞(驿站站长)王守仁。他还有一个名字更加响当当——王阳明。

王阳明,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王老师”。他比《夏洛特烦恼》里能文能武的王老师,还要能文能武N个次方。


王老师,能文能武,为人师表

王阳明的很多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比如,他年轻的时候为了“格物致知”,看竹子走火入魔;带兵打仗无一败绩,真正的常胜将军;他还有一句名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把王阳明归入“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证据,我哲学不好,这里不谈。

不过,这些远远不是全部。根据大诗兄的浅见,王阳明的思想,主要是这么几点:第一点,要“致良知”,就是百折不挠寻找真理;第二点,“知行合一”,知道了道理不去做,等于不知道;第三点,上面两点不是极少数圣人才能做到,“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能做到。

王阳明思想的破茧成蝶,关键就是在龙场驿这个地方,人称“龙场悟道”。这么贫瘠的自然条件,没把人折腾死,反而诞生了这么伟大的思想,要感谢朝廷。


龙场驿

王老师的思想博大精深,不是大诗兄几句话能够概括的,欲知详情,请翻原著。大诗兄还是讲几个小故事,是从《传习录》这部原著里看到的:

第一个故事:王老师有个弟子叫孟源,王老师经常劈头盖脸批评他:“尔病又发!”——你老毛病又犯了!什么毛病呢,就是“露己扬才”,半瓶子水乱晃。

孟源是当时的南直隶滁州人。王老师曾经在滁州当南京太仆寺官员,就是养马放马,相当于“弼马温”。

第二个故事:王老师派徒弟们去做田野调查。回来问他们的感受。他们说:“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王老师说:“这就对了!我们就是要把群众当做圣人,把自己当做愚夫愚妇,才有资格去教导人家。”

第三个故事:王老师年老的时候,在浙江绍兴老家阳明洞讲学。慕名而来的弟子,可以说是漫山遍野,住满了附近的山洞、寺院、民居。晚上没地方睡,就拉歌,“歌声彻昏旦”。

这不是传销陷阱、庞氏骗局、疯狂英语和高考集中营。这是当老师的最高境界,老师去哪儿我去哪儿,不管是颠沛流离,还是穷乡僻壤——孔夫子做到了,王老师也做到了。

相约夜郎,相约贵州,相约我们的大西南……



本文经授权,与“大诗兄说”同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地图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图片据网络。感谢您关注“宝宝念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