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岁的王维写了一首仗义执言的诗作|百家故事

 江山携手 2019-12-15

本篇文章收录于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提起王维,大概很多人都会勾起童年的回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恬淡;或者“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又或者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性,这就是“诗佛”,一位写诗也很是“佛系”的诗人王维。

如今我们再读王维,大概总是会想到他参禅又悟道,每日里“焚香独坐,以禅咏为事”,并且妻子过世后并没有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读他的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实际上我们只是看到了王维的另一面,他的豪侠仗义的一面没有看到罢了。

王维少年成名,不光能作诗,还能写得一手好字,画作也是一等一的,再加上还精通音律,十数岁时已经名传京师王公贵族的上层,所以他常常是那些皇族公子的座上宾。今天说的事情还就是王维在王公贵族府上作客之时发生的事情。

这是王维20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那天他正好在宁王李宪的府上作客。这位宁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兄。本来唐隆元年,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起唐隆政变,诛杀了擅权的韦后与安乐公主,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又一次当上了皇帝。

身为皇长子的李宪理应成为太子,但是大气凛然的李宪坚持不受,认为自己的三弟剿灭韦氏集团有头功,必须让三弟做太子。于是李隆基在李宪的坚决推辞不做太子的情况下,从临淄王又成为了皇太子,并且在登基后的开元4年封李宪为宁王。

李隆基不仅封长兄为宁王,而且在随后的20余年中,对于这位等于是让皇位给自己的哥哥,可以说是特别的照顾,我们从李宪死后李隆基特地给了他一个“让皇帝”的谥号,就可以知道这种好是真的好了。所以说宁王李宪在当时是一位极有权势的人,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有权是不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这位宁王家里有着宠姬数十个,而且每一个都有着绝色姿容,但贪得无厌这个词好像就是为他而设,他的隔壁邻居是一位卖饼的师傅,这位男子的妻子长得体态纤弱,明眸皓齿,被宁王看到了就给惦记上了。

于是在某一天,宁王拿了一大笔钱给卖饼的师傅,将他的妻子买到了自己家。宁王倒也没有亏待这位女子,对她一直很是宠爱怜惜。一年之后,宁王问女子:你还记得你曾经的丈夫吗?女子沉默,没有说话。宁王这就安排人去叫卖饼师傅过来,好让他们见上一面。

曾经的两夫妻各在一方,现在又再相逢,女子只是痴痴地看着她曾经的丈夫,泪落不停,似乎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悲伤。在座的都是有些名气的文人,大概有十几个,看到这种情形都不由得感到凄然,而宁王先生显然没有这么觉得,他倒是觉得这是个极好的赋诗题材,于是让在座的都赋诗一首。

唐代以诗取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基本上任何一位取得功名、出身的读书人几乎就没有不会作诗的,可是现在的情形不同啊,现在的女子已经是宁王的宠姬,自己身为当今最有权势的王爷家的座上宾,有几个胆子写这种情形的诗?即便是不得不写,那也得掂量着点再写。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正是20岁年纪的王维已先行赋诗一首:

唐·王维·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宁忘旧日恩。

看花满目泪,不共楚王言。

本诗因各时代版本,个别字词存在不同之处,如“宁”、“目”、“旧”等,但无伤本意。这首五绝是以息夫人来说的一个故事,诗中大意说:不要以为我现在一直得到宠爱,就认为我早已忘记了曾经的夫妻之间的恩情。尽管美景当前,可是我仍然满眼都是泪水,始终不愿意和楚王说话。

息夫人,春秋早期息国息侯的夫人,长得极美。时楚国势大,息侯利用楚国算计蔡国蔡哀侯,结果蔡哀侯吃了大亏反过来算计息侯,于是楚文王就趁势将息夫人带回了楚国。可是息夫人哪怕都已经给楚文王生了2个孩子,依然不肯跟楚文王说话。

对于楚文王来说,这就是冷暴力呀,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就问她到底为什么不跟自己说话,好歹也给句痛快话。结果息夫人就说话了,“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意思是说我嫁给息侯现在又跟了你,现在死是死不了,我不说话还不成吗?

王维将这个故事用在今天,实在是与眼前的情形完全契合:楚文王利用自家的权势生生将息夫人从息侯身边夺走;今天宁王利用自身的权势将卖饼师傅的妻子从他身边夺走,都只是借用了权势罢了,但她们的心,你们这些权贵可真未必能得到啊。

这可真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符合王维20岁年龄时的年轻气盛,以及仗义豪侠的一面,与其“诗佛”的形象可谓反差极大。

今天的这个故事底本源自唐孟启《本事诗》,其他相关佐证者包括《左传·庄公十四年》、《旧唐书·王维传》《旧唐书·文苑下》。另外还有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这个很有意思,因为里面说这位息夫人脸似桃花,又曰桃花夫人,唐杜牧亦有题息夫人的相关诗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并作详细了解。

说到这里,今天这首诗的故事似乎还有遗憾,毕竟就像息夫人的命运,想死都不能死,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控,幸好我们还能找到一个比较让人喜悦的结果的相关佐证。南宋计有功81卷的鸿篇巨制《唐诗纪事》卷十三提及《息夫人》诗注引,有个美妙的后座客无敢继者,王乃归饼师,以终其志。

这就是说虽然没人敢接王维这茬,但宁王似乎倒是恻隐之心顿起,居然让这位女子又跟卖饼的师傅回去了,也总算成全了这一对苦命人吧。从宁王让太子位给自己的三弟,现在虽然掳人妻子,但也算是还了回去,也算是成全一件功德,由此可知这位宁王也还是位性情中人,否则就冲王维这么热血上涌的诗,恶人始终少不了给他小鞋穿的。幸好这位宁王是位大度量的王爷,王维也是一位仗义执言的少年,这才最终成全这一对苦命的人儿。

想了解更多,请与我共同解读诗中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