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客摆席误区多,传统家宴吐芳华。

 大方人0dgacmjl 2019-12-15

谈吃 来自小赵话春秋 07:17

春节的家宴是我们最熟悉的饮食场合,那在清代文人雅集和高门大族的家宴又有什么规矩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如今餐饮业的服务,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只要你想得出、我就能做得到,但在家自己做一桌拿手菜招待客人的意义和体验,还是不能替代的。

请客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时间

在时间上,至少得提前三天定下日子。这是一种必要的社交礼仪,北京民谚说“三天为请,两天是叫,当天是提溜”。而且也是为了有充分的时间设计菜单,准备材料,进行前期处理。

二、宴名

传统宴席的规格是由主菜命名的。主菜就是一桌上最名贵的几种菜。比如,最高档的宴席叫“燕翅席”,就是同时有燕窝和鱼翅。次等的宴席是鲍翅、参翅、鸭翅席,也就是鱼翅、鲍鱼、海参、烤鸭的搭配。 

三、菜单

对于菜单设计,古人反对奢靡做作称之为耳餐目食,就是贪图菜的名贵,只为听着动听;把菜色搞得吃也吃不完,只图眼睛好看。人一天能享用到的好菜,也就是四五道而已,乱七八糟地摆一大桌子,反会让人倒胃口。 

以价格来体现诚意,是很多人请客时爱犯的误区。说,其实,要是海鲜做得不好,还不如请人吃蔬菜豆腐。在食材中,猪鱼和鸡鸭才是真正味道自成一家的主角,猪肉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菜的首领。像海参、鱼翅这种材料,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全靠其他材料的衬托。 

请客的心思,应该体现在适度和体贴上,按照现代社交礼仪标准,就是以客人的体验为中心。 清代的菜肴,分为满汉两类,满族菜擅长烧烤、白煮肉和各种糕点,汉族菜擅长溜炒、清蒸、汤菜等等。为讨好客人,用对方的民族饮食去招待,反而依样画葫芦,不如用自己擅长的菜来招待客人。 

四、上菜顺序

上菜顺序也是需要考虑的,专业水平的宴会是依据菜的主次荤素乃至口感来规划上菜顺序的。比如咸的、味浓的先上,而酸的,要等到菜过五味后才上,这样有利于刺激食欲。尤其是不能把所有菜都一次性全摆出来、晾凉了才吃,那样一来,就完全谈不到火候和口味了。

 五、摆盘

如果是在自己家里宴客,还可以参考“美食不如美器”的原则。虽然我们不能像《食单》写的那样,用官窑烧造的瓷器上菜,但成套悦目的器皿,确实会为进餐体验增色不少。这些说法,虽然来自两三百年前,但如今照着操作,也不会出大错。

何为吃货?

能把吃货这两个字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苏轼 

“天府之国”四川,是美食之都,出生在这里的人,都有一颗爱吃的心、爱吃的胃和爱吃的嘴,而出生在这里的文豪,还具备了一手创造美食的好功夫。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美食鉴赏家。他爱吃、会吃、懂吃,写吃、更能创造吃。在被贬至黄州时,还为自己的“爱吃”情结作了首诗,借以抒发在不那么明朗的境遇里,依然明朗的人生。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挑剔,能讲究,但也能将就,甚至“将就”出来了属于他的“苏菜”。

有条件时,那就尽可能地开掘创造、品味鉴赏。比如众所周知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都是苏轼开创的名菜。他爱吃猪肉,爱饮酒,爱品茶,河豚、荔枝……凡能用来烹饪的鲜美之物,都能成为他的目标。

至于“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原以为这都是后话,是在苏轼的味蕾被征服之后的真情流露,但是在没条件时,“将就”中的“讲究”,更让人觉得苏轼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苏轼居住在南山脚下的时候,是认真去享受田园生活的。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同,陶渊明多了几分戾气,而苏轼是豁达,是真的享受这种田园般的生活。面朝着青山绿水,身旁有家人的陪伴,一碗翠如山岱一般色泽的蔬菜浓汤,真的让生活的滋味再曼妙不过。

饥饿的时候,风卷残云一桌子饕餮盛宴和大口嚼白馒头无异,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而不是真正的吃货所为。真正懂吃、爱吃的人是如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心平气和地把几棵蔬菜吃出满汉全席的感觉。

 西餐是精雕细琢,中餐是写意,就好像是苏轼的人生,油焖、红烧、煎、炸、烹、烤后,那才是别有滋味。苏轼的人生,就是这般写意的人生,这如蔬菜浓汤般的人生。说是苦中作乐也好,说是津津乐道于追寻“吃”的精髓也罢,总之,苏轼活出了我们都“心向往之”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