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荟】28首最美唐诗, 带你领略古诗中的四季之美(附40首咏柳诗)

 王生不易 2019-12-15

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古人对季节的感知,敏锐细腻。

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28首节气节日诗,带你领略古诗里的字、画、韵之美。

立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以“偏惊”开头,以“沾巾”结尾,让春天的柳丝和思乡的情丝缠绕在一起,绵绵不绝。

元宵节《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之夜,在灯光照耀下,树如火树,灯如银花。

上巳节

《长干行二首·其一》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虽然是商家儿女的烟火人生,却一丝烟火气也没有,一片天真烂漫,一派流水落花。

雨水、惊蛰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从一场春雨开始,结束在一片春花、一座春城之中,细腻柔和又气象万千。

春分

《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莫负好时光,是人所共有的情感,正因为人所共有,它才能模糊一切差别,打动所有人的心。

清明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以清丽之笔,写承平气象。

谷雨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阁道之中,放眼望去,不仅看到了雄壮的山河,更看到了历史的风烟。

立夏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芒种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

端午节

《江上吟》唐·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全诗声色俱美。讴歌自由,唾弃富贵,唾弃世俗,感情激扬,气势豪放,是李白的名篇。

小满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夏至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绿树浓阴,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又静中有动,一阵风来,水晶帘动,满园花香。

小暑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一阵微风拂来,吹动了荷叶,那荷叶上的水珠滚落下来,如同青玉盘中倾泻而下的水银。

大暑

《夏花明》唐·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更加明丽,鲜艳。

立秋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里的明月、清溪是清净高洁的,山里的浣女、渔夫是淳朴快乐的。

七夕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腔心事,尽在“坐看牵牛织女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像一颗青橄榄,越嚼越有味道。

白露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时序交替之际,也正是愁人断肠之时,白露到了,天更凉了,游子的心也更凄惶了。

秋分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而又韵味醇厚。

中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仿佛一个外在的东西,就像冷露,像月光一样,从天上洒落下来,落到了某个人的头上。

寒露

《秋兴》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深秋之际,高城之下,日暮之时,一片砧声,一片哀愁,无边无际,弥漫在巴山蜀水,也弥漫在诗人的心头。

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想我的兄弟们,今天一定都在登高吧,他们按着往年的风俗遍插茱萸,却突然意识到身边少了我一个人。

立冬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一首绝句,戛然而止,但余音袅袅,回味悠长。

小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雪过天晴,风景独好,但是城中增暮寒,又有多少寒士衣食无着呢?

大雪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连滚滚东流的黄河都能用一捧捧的土来塞住,但是少妇的这种生离死别之恨,却如同漫漫风雪一样,无边无尽,难以消除。

冬至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人生有很多风雪需要面对,我们何妨先温一杯浊酒挡挡寒气,毕竟温暖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小寒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书生报国,投笔从戎,这不正是让人激动不已的盛唐之音吗?

大寒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遥远的边塞,会激起来自中原的诗人无穷的感慨,让他们瞠目结舌,进而激活他们最瑰丽的想象、最充沛的豪情。

春节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个得意的少年,一条壮阔的大江,一个萌动的春天。

    光阴流转,从春到冬,又从冬到春,四季轮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流年不在,惟有珍惜,才能不负这好时光。



         

            40首咏柳诗词:隆冬已至,诗里寻春

柳在诗词中,代表着离情别意。古人在送别时,会折柳相赠。

当春天来临时,柳条抽芽,点点青翠,喻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那随风飘荡的柳条,又何尝不是离人的点点思念呢。

《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赋得江边柳》

唐·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枝》

唐·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咏柳》

宋·王十朋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

南北朝·萧纲

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花絮时随乌,风枝屡拂尘。

欲散依依采,时要歌吹人。

《咏柳》

唐·韩偓

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洞仙歌·咏柳》

宋·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题柳》

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淡黄柳·咏柳》

清·纳兰容若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料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小雅·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昵焉。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踏莎行》

宋·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卜算子·新柳》

清·纳兰容若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新柳》

唐·司空曙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柳花词三首》

其一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其二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其三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浣溪沙》

宋·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西桥柳色》

清·许德溥

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柳枝》

唐·牛峤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解连环·柳》

宋·高观国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华清宫前柳》

唐·王建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边城思》

南朝梁·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柳》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溪桥上,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勤政楼西老柳》

唐·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赠柳》

唐·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唐·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唐·李白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

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长亭怨慢》

宋·姜夔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金碧山水,美不胜收,山水画有了颜色竟如此华丽!

 

    金碧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以石青、石绿、泥金﹑三种颜料作为主色,比青绿山水画多了泥金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坡脚、沙嘴、彩霞、山廓﹑石纹,以及宫庭楼阁等建筑。与石绿、石青二色交相辉映,形成金碧辉煌、富丽华贵的绘画效果。

    金碧山水代表人物有唐朝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二人。唐代人物画与山水画的分科,则进一步完善了金碧山水的绘画技法。金碧山水画亦是高雅富贵人士所追求的美学范畴,李思训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开宗创派,完成了金碧山水绘画风格,形成了大小李将军的创作风貌。

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画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且巨大的影响。后来的青绿山水画就是对他这一派画风的继承和发展。而现代画坛金碧山水画大师当首推张大千先生。

▲张大千先生

▲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作品




            欧阳修这首词开启了宋词的新境界,连李清照都为之倾倒


因为啊,这两句写得很真实,简洁却高度概括了一个伤心人的心中所想。试想一下,当你心事重重,想要向人倾诉,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对谁诉说,只能一个人望着窗外的花儿发呆,这时候突然有个人蹦出来,对你说:“泪眼问花花不语”。

你是不是感觉灵魂被击中了,有遇到知音之感?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好,有多好?两宋第一才女李清照,作《临江仙》词,写道: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词的时候,说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是因为境界高:

“词以境界最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境界这个词很模糊,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境界一词,是美体现。这个评价,是《人间词话》的开篇,而欧阳公这首《蝶恋花》,是“境界”的开篇。

这首词写闺怨,写佳人伤春,上片写深闺寂寞,下片写美人迟暮,那幽怨,那惆怅,自然流露,毫不做作,更妙的是,整首词情景相融,人景相融,且层层递进,富有层次感,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

上片:

庭院深深深几许:要写佳人,先写佳人居住之地,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三个“深”字相叠,这是历来最为人叹服的用字功力。仅开头7个字,就可以相见,这位佳人禁锢高阁,独守闺房的落寞之况。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庭院深深,有多深?帘幕严密,将佳人与外界隔绝,这帘幕不是一重两重,而是一重又一重,数也数不清,直接告诉你别去数了,是无数重!你看,无数重帘幕隔绝了佳人,这还不够,清晨的杨柳,笼罩着层层雾气,似乎也笼罩着佳人的香闺。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突然笔锋一转,飞到了不知何方的远方,那是佳人的丈夫所在之地。她骑着高大威猛的骏马,正在尽情游玩。然后笔锋再回转,回到佳人所在的高楼,可是楼再高,也望不见你啊!这章台路,当然就是丈夫所在的游冶处了。

这位佳人,独自站在高楼上,她的目光,透过了无数重帘幕,穿过了层层柳烟,望着丈夫游玩的方向,望眼欲穿,却怎么也望不见。她的思念直切,深闺之怨,可想而知。

下片: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三月暮春,雨横风狂,是典型的伤春之情。佳人在深闺中,黄昏来临,春将离去,她想用力挽留住春天,却毫无办法。你知道,这个世界对女人往往有些不公平,30左右的年纪,于男人,是正当壮年,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她们已经开始担心容颜老去。

所以这一句里面的“无计留住春”,是单纯的指留住春天吗?不是的,佳人想留住的,是自己的青春年华,是自己美丽的容颜啊。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怎么办怎么办?春天留不住,青春也留不住。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腮边挂着两行泪,是丈夫不归,因情流泪,也是风雨摧残,因花流泪。

接着她又因流泪而问花,她问了什么,这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当一个人悲伤流泪的时候,真的很需要倾诉,深闺中的佳人无人可诉,只能把花儿想象成一个人,对花诉说。

但是花儿又懂得什么情啊爱呢,就算懂,又怎么会开口安慰自己?一阵风吹来,花儿不但没有安慰她,反而跟着这阵风飞过秋千,就像故意抛弃她似的。

走在章台路上的人,飞过秋千的花,似乎对这位佳人都是无情的,让她怎能不伤心呢?











https://www.360kuai.com/9ace9b4668c01685f?djsource=ZF90WY&refer_scene=0&scene=2&sign=360dh&tj_url=9fe292d0a0fc85df8&uid=4c6aa79a1e74d054f68559405c9da9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