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wenxuefeng360 2019-12-15

一直以为,看书之后的输出,最好是看完一遍,精读一遍,把书读薄读透,再做梳理分享会比较彻底。

于是开始【拆书】,每天读一部分,第一遍以不影响阅读顺畅度为前提,遇到难懂的地方做个记号跳过去,整体走一遍。

第二遍重点攻克上一遍存在的难点,读透整本书的框架逻辑。最后才是梳理思路,做费曼写作输出。

好处是对内容的掌握比较全面,既有例子和阐述的“面”,又有逻辑结构的“里”。

好像少了一点什么

但是,总觉得这样的费曼,好像少了一点什么:就像是走马观花一番,每个点都点到了,但是有点不深不透的感觉。

魔鬼都在细节里,细节是“局部的深入” 。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有值得思考学习的地方。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可否读完一个章节,作局部的整理, “每次作一意求之”,挑选一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的信息,达到“片面的深入”。

然后马上整理,变成笔记,变成一条条关于段落和篇章的学习笔记。而不是读完一本书之后的总体笔记。

这就好比:

你是选择一页纸只记录一个部分的内容,过后整理成为一套笔记;还是选择一页纸就包囊所有的部分,局部再用小标题区分。

“每次只作一意而求之”

为了验证操作的可行性,我找到了一些依据。

这个方法的最早来源可能要追溯到苏东坡。有亲友曾问他该如何读书,他在回信中提出了一种逐次选择关注焦点的方法: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翻译翻译,大概的意思就是:

一本好书一定要读好几遍(“作数过尽之”)每读一遍只盯着某一个方面的主题(“每次作一意求之”)与该主题无关的都不用管,屏蔽掉(“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

实践实践再实践

眼高手低的表现,在于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懂了并不代表知道怎么做,就像你懂得怎么开车,理论+实操全高分,要想成为“老司机”,恐怕还得亲自上路摸索一番。

知道 “每次作一意求之”,具体到操作层面,是通读一遍再深入了解一个方面的主题,还是读一部分就深入一个部分的主题?还有,是不是所有书都适合这样操作?

想问的问题太多,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了再多的建议,最终还是得自己尝试才知道深浅。

保持极致、克制

最近读了《凸法则》一书,【Intrigue】法则刚好拆成八个字母,每个字母对应一个章节。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不多不少,每天只看一个章节,保持克制。

一定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学更多”的想法,否则就会跟着感觉走,想看了就猛看一番,不想看就把书放一边,不闻不问。

看完一个章节,合上书本,把内容串起来,自己语音费曼一遍,尽量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而不是重复书中的原话。

这个过程使用讯飞语音转文字,刚好形成粗线条的读书笔记。然后才是打开书本,对着刚刚费曼的内容,按照标题的顺序,重新走一遍,看看还有哪些遗漏的,看看还有哪些理解不够清晰的,继续修改读书笔记。

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好的例子、语句等写作素材,顺手收纳丢入我的【写作素材库】。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这一章节的笔记内容基本完成,为了便于后续管理,每个章节我设置为一条笔记,方便日后随时调阅。

深入地思考

对章节的理解,还在于深入地思考:为了论述这个观点,作者使用了何种方法?调动了什么素材?是否可以有借鉴之处

例如:作者为了强调【永远不要再做电梯演讲】,首先对【电梯演讲】做了一个定义:所谓的电梯演讲就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做单向的沟通交流。别人对于你是干什么的并没有太大兴趣,他们真正想了解的是你有什么可以跟他们共同分享的。

然后举了一个金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走进来说我来了,一种是走进房间说你们在这啊。

紧接着提出方法论:当别人问起你是做什么的时候,不要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反过来抛出几个问题,试图和提问者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通过阅读上面的三段论:由此也想到当我们在给自己提问题的时候,不要问一些非黑即白的问题,不是这样就是那样,而是应该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自己的思考。

关于阅读的思考,可以记录【日知录】中,形成每日阅读思考的总结。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方法算是讲完了,一点也不复杂,好不好用,短期内可能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会增加工作量,但是日积月累之后就会有质的飞跃。

首先是对书中例子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每个例子讲了什么、来龙去脉是怎样的,通过费曼基本都能讲清楚了。

其次是对书中的架构理解更加清晰了,为了证明一个观点,作者怎样安排层次结构来作阐述说明,通过第二遍的精读基本能够有所觉察。

而我们从中可以迅速提升学习的,是模仿这个结构

【Intrigue】中的N代表【NEW】(新颖),人们不想反复听到看到同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喜欢刷抖音看快手,原因在于我们希望对周围的新鲜事物保持更新的状态。

一旦我们使用过时的资源,特别是在平台展示、形象展示时,很容易会失去观众的注意力,甚至被贴上“迂腐过时”的标签。

例如在PPT结尾的时候,很多人会打上“谢谢”或者“谢谢观赏”。

陈火车:魔鬼都在细节里,大文豪苏轼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阅读

就像餐厅快打烊了,客客气气地告诉你:先森,我们要关门了,您要离开了噢!

就像大人讲故事给小孩听,正当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来一句:没有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一个有灵魂的PPT,显然是不满足于就这样戛然而止的。如何在PPT文案尾页花点心思,写个金句,把它变成一个亮点呢?

书中提到,为了引用名言,你可以把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点过时的名言,适当变换下结构,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

例如,如果你引用米奇·阿尔伯姆的“我爱上了希望”,你可以加上关键词“爱上”或“希望”,提出“你爱上了什么”或“你希望什么”?

无独有偶,在《精进2》一书中,作者提到:

如果用层次的角度去分析,你会发现,那些传颂很久的名句,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传播力,不仅仅因其表达的内涵让人思考,也是因为它的内部结构具有某种谜之独特性。

例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的这句名言,其实是一个正A负A的结构:这是A,这是-A

我们完全可以在保留这个结构的同时,把原句中的某几个词替换掉,把这个结构当作一个高频模块,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于是:

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这是一件好事,这是一件坏事;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这是一个坏的开始。

由此想到:PPT的结尾文案,也可以借鉴“高频模块”,在结构上花点心思

比如摘一个句子,变换下格式,打造一个爆款金句(模仿—改造)。

与其说着干巴巴的“谢谢”,不如找一些句子,修改修改。例如,我们可以用ABBA句式来做一个总结:

“没有什么武器可以俘虏爱情,爱情本来就是武器”

衍生一下:

增加点从属关系:“腾讯从来不只属于马化腾,但马化腾会永远属于腾讯”

增加点呼应关系:“有时候爱情不是因为看到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到”

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ABAC句式,起到递进、强调的效果:

“普通人的早起是自律,牛人的早起是习惯”

衍生一下:

“别人这么努力是为了生活,我这么努力是为了生存”

“不要只看到别人的毫不费力,多去看看他背后付出的努力”

一点总结

看书学习,首先是先学一遍,先看一遍,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我们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好比是在远航,而这些知识点和学科领域就好像是海底的锚,帮助你确认航向和目标。

有了目标后,通过不断积累相关的“锚”,知识的关联度就会越来越高。当你需要调用的时候,锚在那里,知识也就在那里。

其次看完书就马上费曼,用讲解输出的方式加深知识的印象。之后找回原文对照,对重点难点部分再做攻克。把桩继续打牢固,“每次只做一意而求之”。

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素材,也要吃透结构。既有全面铺开,也有局部的深入。从两个维度,织密学习的网。

这样的看书,我认为才是高质量的学习输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