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重金山——潮州金山史话

 无求斋书屋 2019-12-16

潮州古城北面的凤山终于穿出了群山,江面突然变得宽敞,在韩江北堤的夹道下,清澈的韩江水流过“鳄渡秋风”,绕过潮州古城。而在潮州古城之北韩江之滨,屹立一座四十余米高的小山,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州古城的三面屏障。金山上古松参天,绿树成荫,潮州古城墙似蟠龙盘山而过。

金山虽然不高,然“山不在高,有名则灵”。金山二千多年来蜚声于世,这里有旖旎的风光,有悠久的文化,有天下闻名潮州八景中的三景:“金山古松”、“摩岩石刻”、“北阁佛灯”,更使她远近闻名是一座以金山命名的杰出学府,前身是金山书院,然后是金山中学,现在的金山实验学校。

金山间分布着众多不同时代的石刻,潮州人骄傲的称为“金山摩岩石刻”,这些石刻经千年风霜,仍默默无言的展示它辉煌的故事。这些石刻中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题刻,有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知军州事王汉辟金山的《金城山记》,有至和年间的《郑伸筑城记》,有元代王用文平息兵乱的《阳兵乱》等重要纪事题刻,此外还有宋代大儒理学家朱熹笔迹“拙窝”及元代“清晖同趣”、明代“凤台壁立”等风景题词、科举题名和题诗石刻,一幅幅精雕细刻的石刻不仅述说着潮州与金山如诗如画的历史,也是奇妙的书法大观,昭显着金山的灵气。

而分布在这古树、绿荫与石刻间的是一幢幢精美的教室与学生宿舍,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有颇具规模的金山图书馆和国学大师饶宗颐书赠墨宝的“选堂书廊”,还有科学馆、实验楼、体艺楼、游泳池、田径场等现代化科学、体育设施。这里汇集了优秀的教师团队与许许多多优秀的青年学子。这是一所教风优秀、学风优良、质量优等、学位优质的学府,教育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升学考试与各种学科竞赛成绩优异,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成长乐园。走在这校园间,宛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人文与青春并行,让人宁静遐思,让人体味与怀想。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与宋代,金山曾是唐代的刺史公堂和宋代的州衙,是整个粤东的政治中心。宋代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潮州知军州事王汉见其“山之形胜万态”。于是斩荆棘,兴土木,开路径,建荔枝亭、凤凰亭、初阳亭、西晖亭,辟独秀峰、初阳顶、望贤石,显石岗诸景。宋代后,府衙移至潮州城中,但历代又不断对金山修葺并于岩石之上摩刻诗词记事,广筑亭台楼阁,广种花草树木,使金山从一个庄严的州府衙门变成一个根叶婆娑、奇石妙花,回廊短几的风景胜地。

1877年(清光绪三年),潮汕总兵方耀斥巨资,在潮州著名绅士郭廷集的主持下,以时在金山顶的“濂溪祠”为主体建成了金山书院,当年“金山书院”石匾现存于金山,书院为当时潮州府所属九县生员肄业之所,即被定位为潮州府所辖官学中最高学府。创建“金山书院”的先贤们取“金凤可招凤凰”之意,在金山栽种大量的金凤树。慕贤、求贤之心,溢于言表;爱贤、尊贤之道,蔚然成风。果然,金山从此藏龙卧虎,英才辈出!成为粤东各学校之翘楚。

金山书院创立后,一直由名师执掌院务,先后聘请陈维岳1830—1883年,光绪三年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廖廷相((1842~1897年,清光绪二年进士,钦授翰林院庶吉士)、何凌端、柳芳、吴道镕(1852~1936年,光绪六年进士,钦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杨国璋(?~1919年,光绪丙子年1876年进士,供职户部十余年,曾出使南洋)、温仲和(1849~1904年,光绪丙戌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何寿朋(1866—1921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曾任江西德安县知县,驻日公使馆商务委员)等饱学名士任山长(即校长)。

书院创立之初,主讲“四书”、“五经”,学生学习《九章经》,兼读《孝经》、《公羊传》、《谷梁传》、《周礼》、《尔雅》及诰,学作八股文、诗、赋、策、论等,及后又相继开设算学、外语、体操等科目,其中还有由温仲和编写的《代数几何算稿》。书院聚集一批名儒,如吴道镕18521936年,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温仲和、温丹铭18691954年,自号坚白老人,著名史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以后韩山书院改名惠潮嘉师范学校,先生授命出任首任校长)、黄际清18461926年,潮州著名的塾师、诗人,白发垂肩)、王师愈(在古文、经史、佛学具有造诣)、郭经(18681951,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获官费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法政科举人,曾任湖南省会同县知县)崔炳炎(清光绪301904年甲辰科三甲进士,曾任潮阳县知县)、郑国藩等一代名师,先贤们饱读诗书,在学术上造诣很深,融会贯通,著作甚丰;在人品上仁义忠信,清正廉洁,恭俭推让;在执教上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桃李满天下。

1901年,书院送去参加当年乡试的生员中,中举者有二十八人,列全省第一。

1887年12月,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巡视潮州期间视察了书院,倡议辟建金山藏书楼。

1902年,金山书院改制为潮州中学堂,由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的教育家温仲和(1848—1904)任学堂总教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在学堂开设算学、外语和体操等课程。1904年-1908年,潮州中学堂内还开办过培养小学堂教习的师范学堂,。学生由潮属九县按名额选派。这种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属岭东地区开先河的举措。

1912年,学校改名为省立潮州中学校,学制为4年;1913年,又更名为广东省立潮州金山中学校。

1921年春,张竞生博士任校长。于1921年9月经考试招收了8名女生。

1921年9月底,张竞生辞去校长职务,李春涛代行校长职权。1922年,国民政府又对中学学制进行改革,将普通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学制,把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校实行初中、高中各三年的学制。

1923年,学校改称广东省立第四中学。

1935年,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立金山中学。1939年6月下旬起因日本入侵潮州,金中暂时停办。

1940年底,广东省政府决定复办金山中学,任命詹昭清为校长。1941年春,金中在潮州凤凰镇宣布复办。1945年12月31日从凤凰迁回潮州城,借开元寺为临时课堂上课。1949年夏,高中部才从开元寺搬回金山顶新建成的教学大楼上课。

1949年12月25日,潮汕地委派专署文教科科长黄贻嘉为中共军事代表,接管金中。

1952年广东金山中学迁往汕头礐石,原址改办为潮安县立第一中学,由原“潮安县立第一中学”为主,原潮州“义安中学”和原潮州“贝理女中”二个中学并入而成,为一所具有初、高中的全日制中学。

1958学校停招初中班,校名改称“潮安第一高级中学”。

1960年重设初中部,复校名“潮安县第一中学”。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文革十年”易名为“潮安县红旗中学”。

1977年1月学校恢复“潮安县第一中学”校名。

1985年1月,学校改名为“潮州市金山中学”,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吴南生为学校题写校匾“潮州金山中学”。

2005年9月,潮州市金山中学高中部搬迁至市区桥东东山路新校园。金山中学初中部留在金山原址,在原金山中学初中部的基础上,创立了一所优质的学校:“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