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米粉应该吃多久怎么吃才是正确的?首先,米粉的添加时间是宝宝4-6个月的时候,宝宝的第一口辅食一定是高铁纯大米迷糊,这是由于宝宝从母体带的铁在6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耗尽,所以6个月之后就需要补铁,而选择纯大米的迷糊,是因为孩子肠胃虚弱,纯大米迷糊更容易消化,而且不容易过敏。 其次,米粉的添加应该是从稀到稠,由少到多。第一次吃米粉的时候或许只需要给宝宝吃上一两勺即可,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第二天可以多加一勺,连吃3天以后,可以把米粉的量翻上一倍。 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宝宝面部出现红色的疹子或者是开始拉肚子,这或许就证明孩子可能是过敏,需要停止喂养。 第三,米粉吃上两周之后,就可以开始添加菜泥。菜泥的添加的顺序,从根茎类蔬菜—绿叶蔬菜—水果—蛋黄、肉类,逐样开始的添加,食物的性状也是由小变大。 第四点,宝宝八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吃粥或者是煮的烂烂的面条,这个时候可以用粥和面条等辅食来逐渐代替米粉,米粉偶尔可以吃,但是最好在一岁前给孩子停掉。 并且由于自然界之中砷的普遍存在是客观事实,水稻对砷的富集作用是不可避免,因此大米中的砷可以说是很难不存在。包括市面上价格不菲的有机糙米,也可能砷含量不低。 现行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之中,规定每千克大米之中的无机砷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只要符合这个标准,我们成年人,无须担心大米中的砷会伤害我们的健康,放心吃米就是。但对于脆弱娇嫩的婴幼儿而言,还是该对此有些忧虑的。 因为有众多的科学研究发现,砷的危害对婴幼儿非常的严重,孩子的身体、智商和免疫系统发展,都很有可能由于食物之中砷的含量过高而受阻碍,也就是说,婴幼儿吃砷超标米粉,所受影响比成年人大得多。 而欧盟的标准是砷含量不得高于0.1mg/kg,这个标准不可谓不高,因此欧洲市场上面一半的婴儿米粉都砷含量超标。中国市场的米粉如果也用欧盟的同一把尺子衡量,那么超标状况应该也是可以想见的。 所以说出于对婴幼儿的保护,鉴于米粉是婴儿普遍选择的辅食,强烈建议我国应该在婴儿食品上,砷的标准与欧盟统一,采用比现行标准更为严苛的标准。 在婴幼儿辅食的严苛砷标准还未出台之前,我们不主张婴儿多吃米粉,不建议把米粉作为主要辅食,五谷杂粮都可以成为婴儿辅食,不必囿于米粉。 并且英国的食品标准局FSA指出,4岁半以下儿童亦不应以米浆取代奶粉或者是人奶,以免摄取过量砷。 总而言之,米粉是可以吃的,但是绝对不可以多吃,而米粉尽量换着品牌、换着产地吃,如果有该批次米粉的砷含量检测报告就更好选择了。 为了宝宝健康成长,标准严一点,选择小心一点,我以为是理性和科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