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豌豆苗青青

 wps0321 2019-12-16

♣ 任崇喜

入了冬月,冬日的气息,并不浓郁。小阳春般的暖,澄澈湛蓝的天,树叶们虽然干枯,却依旧色彩斑斓,牢牢抓住枝干,好的是风力不大。这样的天气,适宜行走。

行走时,在路边的菜地,竟然邂逅了豌豆苗。

路边的它们,不过一掌来高,纤纤弱弱,却整洁而清爽,茎蔓娇柔,对生的叶片,宛若羽毛,茎蔓顶端的叶梗处,伸出数条细长的鲜绿触须,末梢蜷曲,呈螺旋状,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在冬日早晨的薄霜里,更显得“我见犹怜”之感。

忽然想起它名字的由来:“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豌豆,是豆类中的小众。

寒露后,播种豌豆。在北方,豌豆一般称为麦豆、寒豆、雪豆。这决定了豌豆苗的大段光阴在漫长的冬天,要接受寒霜酷雪凉风的洗礼。不过几日,它们会突破薄薄的土层,探出圆圆嫩嫩的脑袋,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一派青绿。再过段时日,嫩嫩的豆苗顶端,开始牵出螺旋状的丝藤来,细细的、柔柔的,或向天空蔓延,或向四下里匍匐。

豌豆苗的豆蔻年华,在春风吹过后。春日里的豌豆苗,叶子通透,仿佛翡翠,茎上抽出的纤细嫩须,在熙和的风里轻轻颤动。最嫩、最脆、最美的一节,长在豆茎的最上方。此时,选好合适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掐,脆嫩嫩的豌豆苗,就躺在手心里了。闻闻,有淡淡的清香。

不必担心。春发生,生生不息是春日植物的共性。掐豌豆苗,如同割春韭,只会激发它顽强的生命力。很快,嫩茎旁边会发出新枝,更青翠、更粗壮。

豌豆苗,味清香、质柔嫩、滑润适口,有着特别的豆香味。其吃法很多,可做汤,可涮火锅,可配面。最好的便是清炒。炒熟后的豌豆苗,水嫩欲滴。梅兰芳喜欢的京城恩承居素炒豌豆苗,只选用嫩尖,用鸭油爆炒,端上桌面,翠绿欲滴,腴润而不见油腻。

在我国,豌豆苗的食用历史悠久,在《诗经》中就有记载。“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优美的文字,让人感觉它的美味。殊不知,这是寒冬之时,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的歌吟。薇,据说是野豌豆苗。“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堇荼如饴”……在《诗经》时代,庶人阶层食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食薇,成就了伯夷和叔齐的鼎鼎大名。

豌豆苗,被称为巢菜或元修菜,与苏东坡有关。当年苏东坡被贬黄州,想吃豌豆苗,便托好友巢谷(字元修)从蜀地带来种子。苏东坡在黄州种上豌豆,吃到了家乡菜。为了表达对朋友的谢意,命名豌豆苗曰巢菜,并作《元修菜》诗一首:“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到了清代,豌豆苗已为寻常物。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载:“豌豆苗,在他处为蔬中常品,闽中则视作稀有之物。每于筵宴,见有清鸡汤中浮绿叶数茎长六七寸者,即是。唯购时以两计,每两三十余钱。 ”

“吃毛肚火锅,在涮了各种荤料后,浓汤之中推进一大盘豌豆颠,美不可言。”读后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清气宜汤豌豆尖”,这种吃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那股天然的香醇与嫩鲜,看来汪曾祺深谙其味。80岁的杨绛,回忆童年时光,依旧印象深刻:“她们摘些豆苗,摘些嫩豌豆,胡乱洗洗,放在锅里,加些水,自己点火煮给我吃……我至今还记得那锅乱七八糟的豆苗和豆角,煮出来的汤十分清香。”

寄居上海的萧红曾说,鲁迅先生家的餐桌上,常常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可以说是“简单到极点”。

这让人想起豌豆的别名:安豆。那里面,寓意着平安喜乐。难怪,豌豆苗,是南方人大年初一的吉祥菜!

等到春风沉醉时,豌豆苗便会老去,嚼不动的老茎,味同嚼草。

那时,赏心悦目的,只有跳上枝头的豌豆花,乳白、浅粉、淡紫,一朵朵,掩映在一片青翠碧绿之中,宛若一只只蝴蝶。要真正满足口腹之欲,只能等待季节的再次轮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