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时曾总结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白云先生司马承祯说“简则益生”,也就是说从简而行才能健康心身。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 以简处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二是要明白什么是无益于生的;三是要安闲无累。 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药王孙思邈真人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保持了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简单生活即由心灵的虚闲开始,抛弃一切牵绊,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与“道”同游。 ![]() 从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道祖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所谓“俭”,即节约,包括对物质追求的节制和个人贪欲的抑制。道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 因此道祖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 节约不奢侈,收敛贪欲,甘于恬淡,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乃是俭之德。 我们有不少人为了得到奢华的生活可以忙碌几年、几十年,却舍不得花费几个小时享受生活。 从简才能达到轻松,放松我们的心情。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忧郁,多一些开心,多一些快乐,像云一样逍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