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12-16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琥珀螺,一种生活在阴暗潮湿草丛、灌木丛、沟渠里软体动物。它们讨厌光亮,喜爱腐质的味道!它们一般是以这种形态示人的,很惬意地行走在低层的树枝或草丛里。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但是,有时候,这种蜗牛“偶尔”也会出现在明亮高高的树枝顶端,带着它“闪动”的眼睛四处炫耀!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它怎么了?它在等待鸟类发现自己,并吃下自己....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躯体这辆“车”

如果将“基因”视作生命信息的直接形式,那么躯体就是基因的搭乘工具。就好比,汽车和人的关系。

但是,无论是汽车,还是躯体,它的最主要的传递形式还是基因。所以,生命的重要主题,是不断地发展自己和传递基因。逃避天敌、不断繁殖、壮大族群,这些使命是被刻进了基因。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不注重这些特质的呢?可能有!但是,显然都被淘汰了。因为不发展自己的生物,即使在当时何等辉煌,也赢不过时间的赛跑。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像琥珀螺,这种自杀式的行为,显然是违背基因给它预设的使命的。但是,就像人和车一样,基因在身体这辆汽车里,有时候也会进入了某些暴徒,它们以某种不起眼地“肮脏手段”,劫持了这辆车。

当年,科学家发现这种行为异常的“琥珀螺”时,立刻就被吸引了。尤其是它那“闪动”的类似眼睛的结构!但是,当研究者一步步深入时,才发现这些可怜地软体动物的真正原因。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彩蚴吸虫

彩蚴吸虫应该是一种最先附着在鸟的直肠内的寄生虫。不同于一般寄生虫“吸食”宿主,它以在直肠内通过的“食团”为营养物。

我们至今不太清楚,彩蚴吸虫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策略进行生存。但是,显然,直接杀死宿主或吸食宿主,对于族群的壮大并不是一件有前途的事情。

当彩蚴吸虫还在鸟类的直肠的时候,它们可能就在思考如何扩张自己。对此,它们自然想到的第一招就是随着鸟的粪便一道出去。只有出去了,见识了新的世界,才可能有更多可能。

经过长期的不断反复实践,牺牲了无数代,彩蚴吸虫最终找到了这些蜗牛。因为鸟生活在树上,而粪便直接就被丢弃在阴暗潮湿的树丛底下,而在这里,一些腐食的蜗牛就特别喜好鸟类的粪便。

如此一来,彩蚴吸虫终于找到了一个潜在可以发展自己的新宿主。

蜗牛(尤其是琥珀螺)吃下了带有彩蚴吸虫虫卵的粪便之后,首先会剥夺它的生育能力。因为彩蚴吸虫已经占领了琥珀蜗牛这辆车,这辆车的行驶方向再也不再按照它原来的剧本开始上演了。

剥夺了琥珀螺生育能力之后,彩蚴吸虫就开始利用宿主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然后会在其肝胰和触角上孵化成尾蚴,最终一点点繁殖累积,最终发展出下图这种形态: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彩蚴吸虫尾蚴

这个长长的类似“毛毛虫”的结构看似好像是一只“生物”,其实功能极其多样化。

首先,彩蚴吸虫是一种雌雄同体,且可以无性繁殖的生命。虽然彼此靠近的雌雄结构可以产下有性繁殖的胞蚴,但是,它们更乐于用无性繁殖的策略。

当彩蚴吸虫在琥珀螺身上不断在长大时,它们分工明确:一部分发展成尾蚴,而另一部分则无性繁殖出更多胞蚴(类似虫卵)。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彩蚴吸虫胞蚴

为什么要准备这样两套策略呢?因为它的思路很清晰:它要以被吃的方式再次回到鸟的身上!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不断长大的彩蚴吸虫,最终堵塞了琥珀螺的触角。琥珀螺讨厌光亮的地方,琥珀螺虽然无法辨别颜色,但是在它的眼柄处存在着一种感知白天和黑夜的眼点。当彩蚴吸虫尾蚴长大后,整整一大坨,严严实实地堵塞了这个眼点,显然它已然看不见光线。

所以,它们就开启了“四处乱逛”的模式!

研究表明,感染彩蚴吸虫的琥珀螺要比正常的琥珀螺游荡在光亮区的时间要长达近一倍。它们时常会出现树枝的顶端部。而这给遇到更多“鸟类”提供了方便!

此外,塞满琥珀螺触角的彩蚴吸虫尾蚴可以感知光线的明亮程度,光线强度越大,它们的抽动就越剧烈!所以,当琥珀螺来到明亮的枝头之时,也就是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就会疯狂的抽动。而这种跳到的LED灯,再加上鲜艳的颜色。对于雀行目的鸟类来说,简直是诱惑的不行!因为鸟的眼睛对这种信号实在是太敏感了。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当鸟类发现了这些得病的琥珀螺,它们会义不容辞地吃下它们,尤其是那只跳动的“眼睛”。而当鸟类吃下它,虽然尾蚴死了,但是还记得前文说的那些胞蚴吗?虽然牺牲了这条“尾蚴”,但是胞蚴却得以最终进入到鸟类的胃肠,最终在直肠部进行定植,并以此开启新的一段繁殖!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要知道,鸟类的活动范围可比琥珀螺等要大的多,而且排泄物也要分布的更广。所以,这种策略就可帮助彩蚴吸虫真正做到了更大范围的扩张!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值得一提地是,彩蚴吸虫不仅仅只寄生在琥珀螺身上,它也见于其它蜗牛身上。此外,它寄生的鸟类至少超过十几种。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不得不说,彩蚴吸虫的策略是比较成功的。只是可怜了那条带着LED灯“四处奔波”的小蜗牛。但是,寄生虫们的策略都有一个局限,就是它们的发展必须依靠数量可观的宿主。它们无疑凌驾在宿主之上,每一套策略简直就是专门为吸食宿主而设计的。

但是,它们的吸食行为和宿主的生存之间是矛盾的。一方面又要“疯狂”吸食,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又得时刻担心吸食太甚杀死了宿主,最终自己也要完蛋!

显然,成功的寄生虫们,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比如很多病毒和细菌就采取的这种策略,它们为了发展自己,并不会一上来就拥有夸张的致病性,往往很温和,然后让宿主相互间传播,以壮大自己!

但是,即便如此,寄生也还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行为!目前的绝大多数生物奉行的多是“共赢”策略,毕竟一同发展才有未来啊!

“渴望被鸟吃的蜗牛”:寄生虫的伎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