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字

 黄毅弘 2019-12-16

脊【脊】(jǐ)

  “脊”,会意字,小篆从二仌,从丄,从肉。

  “仌”为古字“肉”的一半;“丄”可会意为垂直的、处于正中的、具有支撑作用的骨头;“肉”表示脊是人或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此三部分合而为“脊”,意指“脊”是处于人或动物身体正中,把肉一分为二的垂直骨头的组合。《说文》:“脊,背吕也。”“脊”指人或动物背部中间的节状骨头组合,如脊梁、脊椎。

  楷书“脊”可视作从水,从人,从月:“水”性柔,是柔软之物;“人”指人体,“人”处于“水”字中间,表示人体两侧柔软的部位;“月”即“肉”,居中在下,表示是人的主干,起支撑作用,同时又是“背”的省字,突出了背部。“脊”为居于人体背部中央,支撑柔软部位的骨头,是脊椎。“人”的字形中间突起,两边下垂。爬行脊椎动物的脊骨处于身体最高处,突出于身体其他部位,脊椎两侧的肉随肋骨下垂,故“脊”从“人”。

  如果按有无脊椎作为划分标准,可以把动物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有脊椎动物是身体里有脊椎骨做主要支撑的动物。这类动物种类很多,包括地上走兽、天上飞鸟和水中游鱼等。而无脊椎动物则指无骨的软体动物,像昆虫之类。脊椎由一块一块的小脊椎骨罗列而成,位于人或动物身体里的靠背部处,脊椎成柱形并起着支柱的作用。“脊”有脊髓,位于脊椎内,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脊髓两旁发出许多成对的神经(称为脊神经)分布到全身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脊髓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脊柱外伤时,常会造成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引起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意义扩大,“脊”泛指所有中间高起呈“人”字形的部分,如山脊、书脊。脊椎的存在遵循它自身的规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条理,所以“脊”还表示有条理。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多是以中间一条直线为主,两面或四面有坡倾斜而下。因其处于房屋最高处,又具有“人”字的样式,故称为“屋脊”。屋脊就是屋顶凸起的一节一节的瓦楞。“脊梁”中的“梁”,是横在屋顶上的那一根栋梁,而“脊”则是栋梁之上的一排竖起来的瓦片,故脊梁是支撑起一间房屋最关键的部分。做栋梁的木材要挺直、结实、耐用,上面的屋脊才能挺直、结实、美观、耐久。人的脊椎骨也是一样,经常站直了走路,脊骨就不会弯曲,人也显得挺拔。因此,词语“脊梁”也用来形容人的姿态端正,做人正直不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