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小班家长】父母如何接纳孩子

 和善书屋 2019-12-16
     陈艳     
幼儿园小班家长
三宽家长学校

接纳意味着无条件的爱

向孩子表达你的爱,让他们懂得,不论他们的行为如何,不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多么地失败,我们的爱永不离开……

——麦道卫博士

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人格的脊椎,是抵抗不良行为和诱惑的力量之源。既然安全感如此重要,那它从何而来?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爱,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父母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父母的接纳也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无论这个形象是优势或者不足,孩子仍然自信、健康生活的基础。

有这样一对父子,孩子出生的时候便身有残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活动。但这孩子的父母对他不离不弃,经过悉心照料,这个残疾孩子和其他健全孩子一样长大成人,并且取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当他向父亲表达了想要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愿望时,没人想到这对父子会在之后的25年时间里参加934场比赛。其中,78次半程马拉松,64次的全程马拉松,24次波士顿马拉松,2次11公里赛,8次15公里赛,204次10公里赛,4次8公里赛,92次5公里赛,206次奥运标准的三项铁人赛,6次被公认为常人难以承受的终极铁人三项赛,以及246次其它跑步比赛。

这一项又一项对残疾人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他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和接纳。

那么,我们该如何像这对夫妇那样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需要做到3点:认同、尊重和发现

第一,认同孩子

当孩子说“今天的菜太难吃”的时候,做菜的人,也就是孩子的父母通常会有怎样的反应?厌恶,这是对否定自己劳动的本能反应。同样,“今天的菜太难吃”也是孩子真实的情绪表达。孩子与父母间由此产生了矛盾。

作为强势一方,家长惯常的做法是否定孩子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否定,把孩子的话当做挑刺,对孩子的观点过分解读,这也是对孩子真实情绪表达的不认同。家长不认同孩子情绪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孩子心里会产生自怜情绪,逃避与人接触,进而封闭自我,甚至由孤独而产生愤怒和反抗。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看那对父子创造的奇迹,会发现接纳和认同是如此宝贵。那么家长该如何自我改变,认同孩子的情绪呢?

  • 在自己感到愤怒的时候,先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

  •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全神贯注

  • 在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配合孩子,注意倾听

  • 在孩子表达了情绪之后,不要急着表态,要理解孩子的处境

第二,尊重孩子

如果希望孩子尊重他人,家长就要先给予孩子尊重。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处,例如进孩子房间先敲门,不乱动孩子的东西。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这种想法很幼稚,如果换个角度去理解,这种想法也许很特别。

第三,发现孩子

天赋就像深埋的宝藏,需要挖掘才能显露于世。孩子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天赋?家长是最亲近孩子的人,所以孩子的天赋要靠家长去挖掘,让天赋成为孩子的竞争力。

不要让主流的标准成为评价孩子唯一的尺,不要“一刀切”。接纳孩子切忌以公平的名义做不公平的比较,要抛弃这种放之四海却未必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标准。

总结:

接纳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真正的安全感和自我形象

接纳从认同孩子的情绪开始

接纳需要尊重孩子

接纳需要父母去发现孩子独一无二的特质

思 · 考

您在生活中接纳您的孩子吗?

在接纳孩子方面您准备做些什么改变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