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开心,不是解决烦恼,而是修炼3种人性

 老闫说事 2019-12-16

生活中,我们总是有着一个又一个的烦恼,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烦恼暂时消失了一段时间,可是过一阵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来了另一个烦恼,人们总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中疲于奔命,在解决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消耗岁月。

那么问题来了,人生原本就这样不幸吗?

不是的,你所追求的,你所恐慌的,你所希翼的,都源自一个不成熟健康的内心,我是一切万物的开始和中心,自己内在的问题没解决,那么外在的世界就是你的投射。你内心阳光,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风和日丽,你内心阴暗,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乌云暗黑。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不甘心失败,是因为你一定违背了某种自然规律,不到五十岁,你就疾病缠身,是因为你缺少锻炼,或者你内心想得太复杂了,心浮气躁者亦多病。不修心者,必为凡世所累,不是外界强给你的痛苦,而是你自找的,就像物以类聚的道理,你是什么的内心,就容易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一个聪明人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们不太刻意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是每日在生活当中,体验自己内心的变化,感受自己的内在,当发现有不好的兆头时,就会及时中止调整,这个就叫做内观。

我们问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容易真正开心的人,那么答案一定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有这3个特征,所以才能称得上是聪明,那么是哪些特征呢?

第一,谨言慎行,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

三国时的杨修,是魏国公认的聪明人,他出身富贵人家,长大后,因为聪明好学,又博学多识,被曹操任命为军中主簿官,就是文官的意思。可是这个杨修仗着自己聪明,恃才放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曹操跟袁绍对峙了一段时间,双方军队打得很疲劳,晚上传令官问曹操今晚的密语是什么,曹操随口说了一句:鸡肋。没想到杨修听到后,就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众人不解问他,他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帅是要回程了。不料这话传到曹操耳中,他大怒骂杨修,说他扰乱军心,随后军法处置。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不要随便乱讲话,容易招惹事端,即使你讲得是对的,也不要随便乱讲,祸从口出的例子太多了。一个人随便乱讲话,也是心术不正的表现,一个沉实的人,总是缄默寡言,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心里一有事就要讲出来的。

第二,善始善终,方得成功

一个人做事,不仅要有始有终,还要善始善终,即使做不到善始,也要做到善终。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虽然可以做到与世无争,但是人生总得有一两次重大的成功吧,而要想做一件事成功,就要准备始终如一地做好每一步,方能得成功。

李白有一个故事,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则故事中,小小的李白被老奶奶的恒心打动,发誓要像老奶奶一样,做学问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终于成了一个精深的文学家。

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我们也要认真努力地做好,不仅是这一次做好,还要更多次更持久地做好,那么我们在这件事上就会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如果做事有始,而没有结尾,中途放弃了,那么你是不会成功的。

第三,知足常乐,人生方得圆满

有一些人总是不满足,他们认为这样很好,自己有无穷无尽的追求,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一个人永远得不到满足,他就会贪得无厌,内心永远得不到安宁,生活永远是痛苦的,他没有满足的快乐感。

一个人内心永远无法满足,他会时常感受到痛苦,这种病态的感觉会吞噬他的灵魂,让他变成一个怪物,可怕的灵魂都是这样诞生的。

一个人能够时常知足,是因为他会降低自己的需求,也更容易获得自尊感,一个人的自尊等于,他获得的成功,除以他的欲望,在相同的成功条件下,一个欲望更低的人,自尊感会更强。

一个人当满足了一个又一个的需求,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如果丝毫没有长久的幸福快乐感,那么应该是考虑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了。只有让自己变得更睿智,修炼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获得更持久健康的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