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为大医,应具备哪些素养?

 为什么73 2019-12-16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习业》中提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可知大医应具备的素养至少有四:

一、深谙各种医学典籍,具备深厚的医学专业素养;

二、涉猎群书,通儒、释、道、诸子百家,明仁义之道,知古今之事;

三、旁通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

四、探赜《周易》六壬、五行休王等术数。

如此才能达到“无所滞碍,尽善尽美” 的境界。

而现代中医具备哪些知识呢?

就中医知识体系而言,现代中医所学比古代中医要完整。外围知识如西医学、数理化、生物学等是古人所未曾涉及。但这些知识,如懂得变通,将中西汇通,就能为我所用。如不懂变通,则易发展为套用西医规范中医,如此一来,临床看病则不中不西,不是东西。

古文化背景知识对古代中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说渗透到位,因此古人学医具备深度。此外,相关外围知识如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易经体系等等学问,与中医融合较好。如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纯中医治疗境界也会高。

这提示我们,现代中医所学的外围知识不必丢弃。另可参照孙思邈提出的四点,查漏补缺。

此外,中医最好有内修体验,这样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就不会局限于纯书本知识。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少理念,实际都从自身体验中得来。

具备了以上知识与相关实践,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