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裕“义熙土断”探析,看刘裕如何用土断突破称帝前的门阀壁垒?

 思明居士 2019-12-16

宋武帝刘裕在平定东晋末期的桓玄之乱后,逐渐掌控了东晋权柄,并通过一系列的北伐功绩,奠定了自己在江左的威望,最终接受晋恭帝禅让称帝建立刘宋。值得思考的是,刘裕北伐南燕、谯蜀、后秦,对内平定卢循叛乱等一系列军事功绩,依旧没能阻止刘毅勾结门阀士族力量反叛作乱的出现。可见刘裕当时尚未解除东晋国祚一百多年当中,一直主导江左政权的门阀政治所打造的门阀壁垒。东晋门阀政治的影响,成为刘裕称帝之前不得不去解决的问题。

因此,刘裕在义熙年间施行改革,一改以往东晋门阀政治下士族垄断朝堂的局面,整顿官场打压不作为士族官员,任用寒士改变人才选拔机制,施行土断改革提升赋役,以及其他诸多改革措施。其中土断改革,是刘裕突破影响东晋百年门阀壁垒的重要措施。刘裕的“义熙土断”,跟东晋中叶桓温的“庚戌土断”是东晋两次影响较大的土断改革,相较桓温的土断改革,刘裕的土断改革更加彻底,为刘裕称帝之路奠定了基础。

刘裕“义熙土断”探析,看刘裕如何用土断突破称帝前的门阀壁垒?

刘裕所面对的义熙政局,及其推行土断的原因分析

土断,是为解决战乱期间侨置所带来的问题。永嘉之乱后,北人南渡江东成为侨人,东晋朝廷为安抚南来侨人,侨置州、郡、县安置侨人,并给予赋役优抚。可随着江左政权偏安日久,侨人及侨置州郡县产生问题便凸显出来。其中影响较重的问题,是江东士族强占南渡人口,造成东晋赋役减少。土断能归籍士族所占人口,增加户籍便能增加朝廷赋役。但在参与强占人口的东晋门阀士族参与的门阀政治局面下,土断改革便难以推行。刘裕之所以在推行“义熙土断”,便是与东晋士族门阀强占人口之流弊日久有着很大关系。当然了,刘裕所推“义熙土断”与当时政局,以及自己崛起之路中所遇到的门阀士族阻碍力量有着重要联系。

先来看刘裕所面多的义熙政局如何?公元405年,刘裕在起兵推翻桓玄建立的桓楚政权之后,重新拥立晋安帝复位,晋安帝复位后的第一个年号便是义熙。刘裕因平乱之功,得以在义熙四年入朝执掌东晋朝政大权。而掌控朝政之后的刘裕,就面临了如当初桓温在打破司马昱压制后入朝掌权后相同的问题,那便是自身在朝中威望不够的弊端。因此,刘裕选择了 跟桓温相同的方式,通过北伐建功来打造自身在朝中的声望。义熙五年,刘裕率军北上,并于次年覆灭南燕政权。义熙六年,东晋内部卢循、徐道覆起兵,刘裕率军回到江东,平定叛乱。义熙八年,荆州刘毅勾连陈郡谢氏谢混、高平郗氏郗僧施叛乱,刘裕率军攻破江陵平定。平定刘毅后,刘裕掌控荆、江势力,之后又西进伐蜀,于义熙九年消灭谯蜀政权义熙九年,刘裕颁布改革新措,推行土断。

义熙土断推出之前,刘裕所面临的东晋内部局势也并不安定。刘裕有灭南燕、平卢循之功绩,但仍然发生了刘毅勾连门阀士族子弟反抗自己之事,便能明显看出当时东晋内部,虽然经历晋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父子得权,门阀政治已经日渐衰落,但门阀士族的力量在东晋朝中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刘裕作为寒门庶族崛起的代表,在江左维持百年的门阀士族政治环境下,显而易见地并未得到东晋内部士族门阀的接纳。这也便是在明知刘裕拥有能平定桓玄、灭南燕、定卢循的军事力量,士族门阀子弟依旧敢于联合荆州刘毅,反抗刘裕专政妄图夺权的重要原因。在名士风气、高门士族影响百年的东晋内部,庶族刘裕掌控东晋朝政所面临的反抗,要比桓温、桓玄这些人更多。门阀政治存在百年之久,士族门阀在江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即便门阀政治逐渐衰落,但士族子弟在义熙年间,仍然是东晋朝堂的主要构成。在此政局之下,刘裕已经清楚,自己想要掌权甚至最终代晋称帝,最大的阻碍便是东晋内部的士族门阀力量。如果不能让这些力量,不再反抗自己,或者为自己所用,那么刘裕自己难以在东晋末期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由此便能知道刘裕推行“义熙土断”的原因,正是为了消除东晋末期士族门阀对自己反抗和不满。

刘裕“义熙土断”探析,看刘裕如何用土断突破称帝前的门阀壁垒?

刘裕在东晋末期想要最终崛起乃至称帝,必须破除的便是影响东晋多年的士族门阀力量。而为什么刘裕必须要通过土断等方式,打击士族门阀力量,原因有几个:一是门阀政治和士族门阀在东晋影响很大。虽然刘裕巨有强大军事,但仅是同何无忌等原北府军将领重新组建的武力集团,与长期占据东晋中枢和方镇的士族门阀力量的影响还有不少差距,这对刘裕来说是非常大的隐患。二是如果不消除士族门阀所打造的崇尚名士风度、高门出身这些风气,会影响自己掌控江左政权的稳固性。需要知道的是士族门阀在江左为保证其特权,甚至会特意强调士族门阀的高贵,因此让当时江左风气过于推崇出身。而刘裕寒门出身,如果不改变江左风气,会不利于自己的专权。三是消除称帝代晋的隐患,刘毅勾连士族子弟反抗自己的教训,让刘裕担心士族力量过重,在朝中权势过大,会成为自己专权、称帝的阻碍。这也是刘毅推行土断、任用寒士等改革的重要原因。简而概之,士族门阀影响不除,刘裕称帝之路必然困难重重,只有利用土断等方案,突破士族门阀壁垒,才能顺利掌权甚至称帝。

刘裕所推行“义熙土断”的高明之处,恩威并施,削弱门阀士族力量

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于是依界土断,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宋书·武帝本纪》

刘裕所行土断之法,相较桓温更加高明。除了禁止士族豪强圈占土地强占人口、增补户籍、合并侨置郡县等土断正常措施之外,刘裕还给予门阀士族留下缓和的余地。“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是说留下晋陵一处地方不实行土断改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士族门阀能够在仅有的地区,保持自身家族的特权不会尽失,因此避免了士族门阀面对土断产生的过激反抗;另一方面,只限晋陵保持士族们的特权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如果能够保证土断的正常实施,便能最大程度地削弱士族门阀的固有力量。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便是既削弱了士族门阀在整体力量,又施加安抚让士族门阀甘愿接受刘裕的土断改革。当然了,除了晋陵之地不行土断的“恩”之外,刘裕还不忘施“威”震慑东晋内部有不臣之心的士族力量。“会稽余姚唐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帝诛亮”,既然土断是对士族门阀力量的打击,自然会有士族力量不甘被削弱,会稽余姚虞氏为江东士族,在刘裕推行土断时,私藏千余人不予上报户籍,因此刘裕利用强硬手段,直接诛杀虞亮。这让江东的士族门阀,看到了刘裕的土断决心,因此土断能够较大程度的执行。

刘裕“义熙土断”探析,看刘裕如何用土断突破称帝前的门阀壁垒?

至于为什么刘裕并未彻底消灭士族门阀的力量,当归结于难以一下子消除士族影响的原因。结合历史看,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士族子弟,在刘宋整朝朝堂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刘裕打压士族力量的目的,并非为了彻底消除士族,而是要改变东晋士族门阀掌控朝政的现状。士族门阀既然在江左发展百年,不是一时便可以彻底消灭,并且士族子弟也并非一无是处,士族门阀传承有序家学兴盛,这是士族子弟相对于寒士的优势。因此刘裕需要考量自己掌权的朝堂之中,虽然不能再让士族专权,但不能彻底断绝士族子弟出仕,这是保证朝廷能够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简而言之,刘裕既要打压士族门阀,消除原有门阀政治的固有政权模式,又要让士族门阀力量为自己所用,这也是皇权政治的需要。

这便能看出刘裕“义熙土断”的高明之处了,不仅削弱了士族门阀的力量,突破了士族门阀在江东建造的门阀壁垒,让自己称帝之路得以顺畅。给予士族保持特权的“晋陵不在断例”,让士族门阀所具备的政治作用为自己所用。靠着土断改革的作用,刘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自己在东晋内部士族门阀力量的阻碍。

“义熙土断”带来的成效及发展的分析

义熙土断的最终成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刘裕通过土断削弱了东晋内部士族对自己的反抗,自身权势和对东晋中枢、方镇的控制得到加强。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政权。虽然不能说义熙土断是刘裕称帝的全部原因,但却是重要谋算。改变江左原有门阀政治的固有政权模式,恢复皇权政治的正常王朝政权模式,义熙土断的作用功不可没。刘裕登基之后,仍然继续推行土断之策,继续保持对士族力量的压制,可见刘裕对影响东晋百年的门阀政治仍然保持警惕。不过,值得深入探讨的是,东晋王朝分别在咸和、咸康、兴宁和义熙年间进行的四次土断改革,其实并未完全根除掉土断所要解决的侨人和侨置州郡县所带来的的问题。

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制在其逐步掌控东晋权柄过程中,士族门阀力量对自己的压制。桓温通过土断来震慑士族门阀,但因为当时门阀政治正值稳定发展期,士族门阀的影响在东晋极深,桓温并未将土断改革贯彻下去,因此也未能解决掉侨人、侨置州郡县所引起的弊端。与桓温所处的东晋中叶相比,刘裕所处的时代,门阀政治已经日薄西山,士族门阀的影响依旧不再强盛。但结合刘裕“义熙土断”的“晋陵”策略,以及后世南四朝强占人口等侨人、侨置州郡县流弊仍在,可知即便门阀士族的力量削弱,但刘裕所行土断改革依旧未能解决侨人侨置的问题。两相对比,桓温所图是在门阀政治当中图篡权掌控江东主导,而刘裕目的则是彻底用皇权政治取代门阀政治,这是两者的不同。所以,桓温只惩罚了一个司马氏皇族的司马玄,但刘裕却真得动了真格,杀掉了士族门阀的余姚虞氏的虞亮。但是打击反抗自己的士族门阀力量,但又不想完全放弃士族门阀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又是桓温和刘裕的共同目标。也正是由此,桓温的庚戌土断所真正影响并不大,而刘裕的义熙土断也没有真正解决土断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刘裕“义熙土断”探析,看刘裕如何用土断突破称帝前的门阀壁垒?

刘宋建立后,大明元年,王玄谟想要利用土断改革,解决雍州侨人问题,但遭到了侨居雍州的大族反抗,加之当时侨人不愿意登记户籍,王玄谟的土断并未能够施行。甚至,王玄谟不得不放弃方镇之职而入朝为官。以此例来看,虽然刘裕在东晋末期所施行的“义熙土断”素来都被认为执行严苛,但依旧没能改变原来侨人侨置州郡县的问题。不仅如此,即便刘宋已经建立,刘裕已经不必再担心门阀政治的影响,但是依旧并未落实土断改革,彻底解决侨人、侨置州郡县的弊端,原因何在?看河东大族对王玄谟土断的反抗,及刘宋朝廷选择退让不再继续坚持土断雍州,便能知道即便在刘宋一朝,刘裕也不得不继续允许在江东的士族门阀的存在。这是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士族门阀的影响仍然很大,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这除了跟皇权政治中的君王权谋有关之外,庶族出身的刘裕不得不借助士族门阀一直以来在江左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正是出于这个考量,即便称帝的刘裕,也依旧不能用土断来彻底割裂与士族门阀的联系。这也正好佐证了之前刘裕推行“义熙土断”的真实目的,并非消除士族门阀,只为突破门阀壁垒,实现其称帝的目标。


总结

刘裕在东晋门阀政治的衰落之时崛起,并且拥有北伐建功、平定叛乱的基础,离夺权称帝已是近在咫尺。不过,影响东晋政权百年之久的门阀政治,并不是寒门行伍出身的刘裕所能轻易改变的。盘亘江左百年的士族门阀,自然不愿看到原本由自己掌控的东晋政权,被寒门刘裕轻易夺走。因此,士族门阀便对刘裕生出反抗之心,一如当初桓温崛起时士族门阀对其的限制。不过,桓温不敢破坏东晋中叶门阀政治的稳定局面,但刘裕却敢于大刀阔斧的利用土断来终结门阀政治、打击士族门阀。

可是,刘裕又不得不面对江东士族的势大,即便施行土断改革,也仍然选择恩威并存。这既能削弱东晋内部士族门阀的势力,减弱其对自己的阻碍,又能让士族力量屈从于自己的强硬手段并甘愿接受“晋陵不行土断”的特权优抚。由此,刘裕不仅利用土断削弱了士族门阀的力量,打破江左士族门阀所打造的门阀壁垒,又能借助士族门阀在江东的影响,继续在自己掌权、称帝后,利用士族力量巩固自己的刘宋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