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盱江小考

 刘小明一点堂 2019-12-17

   盱江,抚河的上游主支,发源于武夷山脉西麓广昌县驿前乡的血木岭。流经南丰。过南城,汇黎河。至抚州,纳宜黄河、乐安河,合为抚河,注入鄱阳湖、长江。

 
  本文要谈的是盱江的“盱”和“旴”字的使用、以及读音问题。
   作此文之前,也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章。觉得,阐述的比较清晰的数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会长王际同先生的文章《试论生僻字地名更改标准》,但觉得,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深入下去。因此,我想发表一些个人意见,当然,这些意见是建立在掌握了一些历史材料的基础之上的。


一、“盱”和“旴”的使用问题
1、1981年,全国地名普查、整理工作。当时的广昌县把“旴”江载入有关志书。而南丰和南城则以“盱”江列入本县规范化用字,载入新编《县志》和地名志。出现这种分歧,双方都各持己见,均搬出历史记载为证。
称“盱”江的历史依据有:
《汉书.地理志》
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各年代的《建昌府志》《南丰县志》《中国历史地图集》
建国后出版的多种版本《中国地图》
称“旴”江的依据有:
《水经注.赣水》
《正德建昌府志》
《清同治广昌县志》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资料来自网络)
2、出现两种意见,表面看,是三县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共识。实际上,背后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对比双方掌握的历史材料,我再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进行顺藤摸瓜。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正式以“盱”江收录的,是《汉书.地理志》。“盱”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里的注释,本意是张目,引申义为憂。《说文》里并未收录“旴”字,但我查阅资料时却发现,比《说文》成书略早的《前汉.谷永传》里曾出现过“旴”字(*1),为何《说文》里却没有录入该字呢?
3、我的思考路径是这样的,先做出假想,再倒过来一步步推论。北宋大学者李觏在他的《旴江外集卷》里,是采用了“旴”字。难道是这位大学者写错别字吗?显然不是。那么是北宋时期,为了避违吗?我又查阅了北宋所有皇帝的名号,皆与“盱”字无关。显然也不是。再追上溯,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赣水》里收录了“旴”水。这时期的南北皇帝名号也均与“旴”字无关。因此,我推翻了因避违而有意缺笔画的假想。
4、换个思路,既然《汉书.地理志》里明明记载的是“盱江”,为何后来出现了这个异体字“旴”江呢?我继续查找资料,问题的源头,应该出在北魏至隋唐这个时间段。前面说了《说文》里尚未收录“旴”字,可以基本得出,“盱”借为“旴”,“旴”与“旭”同。这也是民国时期的文字学家高亨在《周易大传经注》卷二里的注释。那么,最早以 “旴”江收录的,就是北魏时期的《水经注.赣水》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水经注.沔水》中也同时出现过“盱”字(*2),却是用于“吴盱”。我推测大概因为两者都是地名,郦道元为了有意区分吴“盱”与“旴”江之别,而分别使用了两个字吧。
   再者,唐人颜真卿曾做过抚州刺史,又亲临过南城,在他的《颜氏学记》里也出现了“旴”江书院(*3)。宋代大学者李觏,又是南城籍的旴江先生,这样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综合上述历史依据,觉得应该采信“旴”江了。(*4)
5、明代,也沿袭了“旴”江的用法(见:《正德建昌府志》)。到了清代呢,则“盱”和“旴”混合使用了。
   建国后,汉字规范和整理工作较之“五四”时期的汉字简化更加深入,以求尽量减少因异体字带来的歧义。但作为历史考据,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梳理汉字的来龙去脉。
 
二、关于盱与旴的读音问题
1、到南城县当地考察,老一辈的原住民几乎清一色的念yu(于音)江。年轻人,偶有念xu(虚音)江的,也是受了1981年地名普查标准化之后的影响。不难断定,yu的读音,是当地方言。
2、再来看看历史上一些工具书对“盱”和“旴”两字的注音。
读yu的有
上古音,于、鱼,音。
《说文》里注音为“从目,于声”。
明代洪武正韵,韵目,鱼。韵部,鱼,平声。
读xu的有
北宋《广韵》注,声母,晓。韵母,虞。
《康熙字典.日部.三》注音为:匈于切,音计。
清代《分韵撮要》注音:声母,晓。韵母,诸,阴平。
3、建国后的《新华字典》规范读音,“盱”和“旴”都读作xu,平声。
综合以上材料来看,宋代以上的古音更接近民间方言。


附注:
*1、《前汉.谷永传》:故又广旴营表”《注》晋灼曰:旴音吁,大也。
*2、《水经注.赣水》: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南昌县南,西注赣水。
《水经注.沔水》:建武二十八年,世祖封吴盱为侯国。
*3、《颜氏学记》:服除授江西建昌府,以简静为治,先教化后刑罚,修旴江书院,招引文学之士,复南城黄孝子祠,以厉民俗。
*4、《四库全书别集类.旴江外集》,钦定四库全书-旴江外集卷一、二、三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