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区7万老人 享上门援助服务

 博问强记 2019-12-17

   本报讯 17类特定老年人可以享受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这四类政府购买的服务,去年11月出台的《无锡市市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办法》效果究竟怎么样?昨日,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办法实施以来,市区近7万老人,按照类别的不同,可以享受最少一个月一次、最多一周两次、每次两工时的援助服务。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这项民生实事越来越受到老人的青睐。

  “四类服务中,生活照料类最受欢迎,包括家政、助餐、助浴、助行、助购等。”项目承接方之一的安康通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康通共有护理员240多名,采取就近安排的方式,为滨湖区、新吴区以及经开区的2万多名特定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其余各区的服务则由市便民服务中心承担。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老人们的表扬信和锦旗送到服务机构,最多的时候近百封信、几十面锦旗。翻看这些信件可以发现,不少受表扬的护理员超时服务是常态,会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护理员刘志梅看到李建平老人家里墙面渗水严重,把自己的爱人喊过来充当“义务维修工”;护理员张仲梅在打扫时听到蒋秋兴老人想吃团子,做完保洁立马张罗起来;俞遗芳阿婆家里的钟点工请了假,护理员蒋雪敏又承担起钟点工的任务,坚决不收服务费……

  “总体上,老人的评价都是不错的。”安康通负责人翻看数据说,有2500名老人一直是他们的“老主顾”,最年长的接受服务超七年,现在90多岁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介绍,我市从2012年开始,向5类特定老年人家庭提供定期上门服务。之后又不断扩大覆盖面,到2018年11月,服务面从8类扩充至17类,83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及低保、独居、重残、失独等特定老人,都被列入服务范围。

  尽管备受好评,但服务机构也会碰到难题。“区里提供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名单后,我们会上门签约,根据老人的需求确定服务内容。但是仍有25%的老人拒绝或者享受不到居家援助服务。”安康通负责人表示。拆迁导致的人户分离是一个因素,有的老人按照户籍地址找过去,根本找不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源自老年人及其子女的观念,“有些老人和子女对外人进家门服务不够信任。”

  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凡市区符合条件却仍未享受到服务的老人,可以由本人或家属向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的社区(村)提出申请。申请表上实际居住地要准确,这样工作人员才不会找错地方,待审批通过以后,次月就可以开始享受居家援助服务了。

  (穆穆 图文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