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中的爱与规则

 扬眉剑客 2019-12-17

家庭教育中的爱与规则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做很多限制孩子自由的事情。我们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又要给孩子建立规则,那该怎么办呢?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个社会人,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对孩子来说,更需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

一、对于孩子来说,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规则包涵两个方面:

第一、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

我们都希望孩子吃饭时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到吃饭就到处乱走?要么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否则就不吃呢甲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听话,也知道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可是明明说好了玩会儿就走,他又赖着不走,明明说好了到超市只买一样东西,结果到了超市见啥就买,父母不给买,孩子就大哭大闹呢。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0-6岁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如果成人能够给孩子提供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他们甚至比大人还遵守规则和秩序。儿童喜欢熟悉的生活秩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秩序,将内化成他们内在的秩序和规则,并且成为一种终身遵守的习惯。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秩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有预见性,当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

第二、安全的界限

很多家长嘴上说着给孩子自由,但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又不断地限制孩子的自由,导致孩子的各种反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搞不清楚什么样的事情该限制,什么样的事情不该限制。所以我们要注意这样的原则,应该是以保护孩子自身的安全,不伤害他人,不破坏环境和公物。这一点要和成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设定规则限制孩子区分开。

二、在建立规则的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什么?

我们有时候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设定规则去限制孩子。我们给孩子建立的规则是否遵循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是否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呢?如果这两点没有做到,必然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有的家长说,规则建立在尊重孩子上。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感受,或者我们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给予尊重,那么我们会发现当孩子不遵守规则的时候,我们尊重他就意味着我们任由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又该怎么办呢?

比如,孩子会爬以后他就会到处爬,到处去摸,到处去摆弄东西,这个时候,他是在自主地去探索。那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保证家里的环境安全,把容易让孩子受伤的物品都放好,把桌角和椅子那些拐角包好,把电源插座盖住,做好预防措施,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尽情去探索,而不是整天跟在孩子后面限制,这个不许,那个不许。

还比如,在停车场的规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我们把他一抱下车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到处乱跑。那我们要事先讲清楚,在停车场你一定不能乱跑,因为坐在车里的司机不一定看到你。

再比如说,在游乐场里,别的小朋友在玩秋千,我们不能一下子把小朋友揪下来。我们要告诉孩子玩秋千的规则:你可以等一下或礼貌地问,什么时候轮到我,或者是先去玩别的东西。家长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解释规则,还为孩子提供一些解决办法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决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之前都提前说好了的,可是去做的时候就忘了。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建立规则的随意性。如果规则只是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想一出,是一出,那这个规则一定是建立不起来的。那么家里就可能变成随时随地都有新规则,这样的规则的制定就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自然也就无法接受。

三、爱与规则界限设定

案例分析:如果在这些事情上建立规则,大家会怎么做?

现在很多有二宝的家庭里,经常出现两个孩子争抢玩具。父母经常会要求大宝让二宝,大宝会非常生气。我们在建立规则的时候应该有这样一个原则:这个东西是谁的,就是谁的,而不是因为年龄大,就应该让着他,因为年龄小就可以随随便便想怎么样都行。

我们都知道给孩子玩手机对孩子不好,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制止孩子去玩。那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告诉孩子,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而不是用来玩的。每一次孩子拿起手机想玩的时候,我们就把手机拿过来告诉他,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不是玩具。如果你想打电话,我们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如果每次都坚持这么做,孩子就不会把手机当作玩具了。

有的家长说孩子现在喜欢拿钱去买东西。孩子拿钱到超市买东西这件事情是该还是不该呢?这个没有什么对错,他学会去买东西也不是件坏事儿,关键是他是否拿钱随随便便什么都可以买,还是我们给他建立了一个规则。如:可以到超市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但是也要按事先约定好的去做。

四、规则的建立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当我们约束孩子一些行为的时候,势必会引起孩子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在超市里不允许孩子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孩子有可能会哭闹,可能会睡地打滚,或是有一些非常愤怒的情绪。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只要理解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可以了。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妈妈不让你买这样东西你很生气,很伤心,或者你很愤怒,妈妈理解你,如果你想哭,妈妈会陪着你,或者妈妈抱着你,你哭一会儿。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要耐心地陪伴和倾听他的情绪,允许他把情绪发泄出来,但是不允许的事情还是不能做,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放弃原则,这样会助长孩子哭闹的行为,以后孩子会变本加厉地用哭闹的方式去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我们总去制止孩子,或者是拒绝孩子的要求,就会让孩子建立起这样一个信念,他会认为自己是不被重视的,是没有权利提出要求的,他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低。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阴影,是不是自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自己,时间久了,孩子慢慢地不与家长沟通与交流,不敢向父母提要求,失去孩子童年该有的快乐。因此,对待孩子的要求和建议时,家长要认真思考,哪些是可以答应的,哪些是应该拒绝的,把握好规则与尺度,方能正确引导孩子。同时父母们还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因为它们是与孩子建立信任感的基石,是孩子乐于遵守规则的重要前提。父母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这些问题,在爱与规则的界限设定中给予孩子清晰的、坚定的、温柔的指引,给孩子个有序的家庭教育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