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流讲座丨“机器换人”还是“人机共存”?——来自左翼的分析

 skysun000001 2019-12-17

中国自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之后,“机器换人”的步伐不断加快。机器人密度已从2013年的每万人25台飙升至2018年的97台。制造业产业升级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劳动力密集型低端制造遭遇瓶颈,二是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产业的拉动,三是各级政府补贴政策的助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智能制造“升级劳动者的饭碗”,“帮助人类超越自身的能力”。这一“技术决定论”掩盖了技术为谁服务的命题。本次讲座先回顾欧美工厂在1960-1980年代实行工业自动化时,工会的态度及工人的不满反应。然后根据讲者近年来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调研,分析技术升级对农民工就业和技能所带来的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到底是“机器换人”还是“人机共存”,工人在政商联盟的产业政策中应该争取哪些权益?

主讲人:黄瑜,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机器换人、科技社会学和农村发展等。已经在《中国季刊》(The China Journal)、《农政变迁》(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和《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

时间: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晚7:00

地点:QQ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