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李子柒再度火了,只不过这一次,当她再度跃入公众视野的时候,免不了身后的各种争议。 就在大众舆论褒贬不一的时候,主流媒体力挺李子柒,不论是央视点名报道表扬,还是白岩松为其正名,他说“现在不是李子柒有多少问题,而是李子柒太少了。” (白岩松为李子柒发声) 可能有人会问,李子柒是谁? (央视力挺李子柒) 通俗说来,她有点像是美食博主,不过和其他博主不同的是,这是一个能在田里插秧、在竹林挖笋、在荷塘采莲、在森林里纵马扬鞭的“全能型美女”,更有网友说:“她除了不会嫁给我,其他什么都会。” 她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粉丝数相当可观,甚至在Youtube上坐拥700多万粉丝,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 (感受下国外友人的彩虹屁) 在国外友人一片叫好声中,关于她的无数质疑纷至沓来,有人质疑她假、做秀、有替身、有团队在运营、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等等。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和揣摩的现象,不论是对今天的李子柒,还是对社交媒体上任何有知名度的人来说,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 而今天,我就想从这个现象入手,谈一谈我们沟通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情绪。 1 情绪到底有多么重要呢? 在沟通中,有一个经典的“三七定律”,大概意思是说:真正影响沟通结果的,70%来自于情绪,只有30%来自于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如何左右我们的言行,乃至于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呢? 来访者孙婷(化名)最近好不焦灼,她感觉自己再也不想上班了,也想像李子柒那样,成为一枚传播中国文化的网红——既不受上班的束缚,又能拿到可观的收入,想起来就很美好的样子。 但作为一名职业咨询师,我们不能被来访者表面的说辞所带偏,还是需要搜集足够多的信息,分析来访者想法的背后事实。 经过分析得知,原来,孙婷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是让她倍感头疼的部分。 孙婷大学毕业后考到了一家事业单位当老师,然而她觉得,领导和同事似乎总是在“打压”自己,处处给她使绊,这才是让她非常恼怒想要离职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交流中,我觉察到,孙婷对于外界信息的解读才是让自己深陷困扰的根源所在。 2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绪的真相,我们需要明白情绪的表层来源,那就是,对于外界信息的误读和曲解,才是一个人情绪的直接原因。 放在孙婷的案例中分析。 为了核实领导和同事对于孙婷所谓的“打压”和“排挤”,我问了对方几个问题:
...... 孙婷在这些问题面前有些支支吾吾,看的出来,她之所以情绪失控,是因为对于信息容易产生误读和曲解。 简单来说,任何沟通大体可以分为四步: 1、表达者(甲)的意图; 就是表达者(甲)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2、表达者(甲)的表达方式; 表达者(甲)根据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自己的方式予以表达出来,传递给信息接收方(乙); 3、信息接收方(乙)对表达者(甲)给到的信息做出解读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乙会参考当时的感受、过去固有的习惯、模式等等; 4、接收者(乙)根据自己的解读,给予表达者(甲)相应的反馈; 这个反馈,有可能是正面的,有可能是负面的,取决于上一步,即,乙是如何解读和处理甲方表达的信息的。 在人际沟通中,充斥着各种误解;而在上述四个步骤中,最容易引发偏差和误会的,恰恰在于2和3这两步。 一场有效的沟通,表达者是否能够根据接收者的程度和特点,将信息精准无误地传递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它涉及到对语言的掌控力和对人的敏感度;而接收方是否能够不加以个人主观色彩地予以接纳与分析,更是一种修炼——后者往往会将自己过去经历的创伤和不好的体验,不自觉地将理解投射到对方身上,造成了信息的误读,产生了武断的判断和激烈的言行。 3 放在孙婷的案例中。 事实上,孙婷的领导对她的要求也好指责也罢,本身的动机和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他们刚开始很看好她,希望她能快速成长,甚至领导也透露过让孙婷未来接手某个部门的工作,等等。
深挖下去,孙婷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小时候父母常常不在身边,导致内心安全感缺失,对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过于看重,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总能让她脑补很久,加上她的自我价值感较低,觉得周围很多人都对自己不友好,于是越不想和人打交道,就越不会和人打交道——由于这部分能力和经验的缺失,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中总是误读对方的意思,常常自我攻击,这让她备受困扰。 有那么一次,孙婷无意中看到李子柒的视频时,她不禁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吗?看似与世无争、岁月静好,还能输出中国文化,又能赚很多的钱...... 通过咨询,孙婷外向活泼的个性被激发了出来,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讲述,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知道李子柒最近饱受争议吗?不妨想一想,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红了,能受得了这么多的谩骂和攻击吗?” 孙婷怔住了。
4 如今的李子柒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网红,她的影响力之大、传播度之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问题是,看似各种争议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呢? 按照李子柒现在的影响力来看,我们更需要从品牌的角度分析她走红的这件事。 1、品牌真相不等于事实真相; 每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真的非要完全符合事实吗? 例如,小野二郎因为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迅速蹿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讲了一个好故事,但是这家的寿司的做工和质量是否真的是世界第一,还有待商榷和验证。
这就好像我们上学时读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那样,叫做“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换句话说,李子柒拍摄的农村生活被人诟病为不真实,我认为这一点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
2、成功是内外因的共同结果,我们既要看到偶然,更要明白必然; 不论是视频还是文字,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内容才是最核心的依托。 如果你没有稳定而富有特色的内容,机会多半是不会找到你的;即便找到你了,给你这样的机会你也抓不住。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身边有些博主渐渐具备了一些媒体资源,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MCN内容矩阵”,很多人趋之若鹜,觉得自己离成功似乎差的就是资源了,果真? 据我的了解,很多人即便加入了某个大V旗下的矩阵里,由于内容不过硬,照样吸引不来相应的扶持机会和资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李子柒刚开始拍摄视频的时候,和很多自媒体博主一样,没有资源,有的只是夜以继日的劳作和死磕,在没有团队的时候,她凌晨起床,一个人学习了视频制作的各种技能,做出的视频略显生涩也不如现在的流畅,更没有今天的质感。 她持续稳定而有特色的输出吸引了某位网红经纪人的关注,在2016年中旬签约了一家MCN机构,有了相应的资源扶持和专业的团队,李子柒的视频如虎添翼,进入了快速传播阶段。
3、认知即事实; 很多质疑她视频内容的人,总在批判她的视频违背了真实的农村生活,但实际上,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吗?
要知道,观看她视频的人不计其数,难道我们不知道这和真实的农村生活有出入吗? 李子柒视频里传播的古朴和唯美,才是最让我们心动的部分,因为对美好的期待和向往,我们还是选择不去戳破这一真相,这就好像“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一样——现实已经很残酷了,我们只需要在她的视频中得到一丝美的安慰和疏解,又何尝不是比事实本身更为重要的价值呢? 最后还想提醒一点,那就是—— 李子柒能够有今天的成功,除了外部资源和机会,和她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特点乃至品格等因素密不可分。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