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台湾乡下,你能做的 4 件浪漫小事

 youxianlaozhe 2019-12-17
对大多数人来说,去乡下玩,无非是爬山、" 放风 "、住民宿,你也许对近几年兴起的大地艺术节不陌生,但除了在山野自然中漫步寻访,还有别的什么玩法?或者抛开艺术的装点,乡村本身也可以很好玩?

把目光移向海峡对岸,因山海相夹,多丘陵、纵谷,台湾拥有众多与外部隔绝的里山地带,原住民文化与自然资源皆十分丰富,也因此他们正努力地寻找平衡点,试图用创意让失去活力,日渐空心的偏乡地方重焕生机。

而对于来者,也能借由被打开的五感,开始一段人与自然,与土地关系的浪漫思考。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
2013 年,金城武为长荣航空拍的广告片,带火了台东县的小乡村池上。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早从 2009 年开始,每逢秋收时节,池上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丰收仪式。
身穿白衫的金城武,骑着自行车,从伯朗大道飞驰而过,背景是一望无垠的稻田,最后停在一棵树下,歇脚喝茶。这棵树成了地标,被命名为 " 金城武树 "。

最初是台湾钢琴家陈冠宇登上舞台,说是舞台,其实是把稻子割掉,空出一片地,不作大的搭建,却有着华丽舞台难以具备的天然感染力。一人一琴一片田的画面还因此登上了《时代杂志》官网。

云门舞集分别于 2013、2018 年带给了《稻禾》《松烟》表演,前者以割稻为灵感,后者取典于古人焚松制墨,意在致敬池上的书法传统。

其后十多年里,张惠妹、伍佰、台湾著名艺术团体优人神鼓、舞蹈家林怀民携团队云门舞集都曾在这里登台,渐渐从小型音乐会,发展为一场与土地、自然共乐的艺术庆典。游客也愈发多起来,甚至超过了池上村原住民的人数。

去过台湾的人也许对池上并不陌生,因它是台湾的稻米之乡,地处花东纵谷,夹在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被赋予优良种植条件的同时,也天然与外界隔绝,保有传统的农业社会。

作为庆典的发生地,与众多以大地为导向的艺术节的诉求,或者说效用相同,在表演之外,一些改变也在悄悄发生。

音乐成了日常的不可或缺,没有表演时,村民们能借田地里安放的音响,收听古典乐;旧古仓改建成的池上谷仓艺术馆,成了热门的新去处,过去只与土地打交道的爷爷奶奶,学起画画、书法,也有模有样。现在去池上,所见到的路牌都由他们手写而成,一下车的火车站里,更有属于他们的常设艺术展。
池上谷仓美术馆 & 火车站

甚至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发现,小孩们的学习成绩也在提高,在池上国中的校长王淑冠看来,这是一种由认同感所激起的努力热情。担任「池上乡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的梁正贤曾自豪地表示,「我们去外地都敢大声跟人家讲,我是种水稻的。一般的乡镇很少有人敢这样说。」

70 多岁的池上书局,蔡康永、作家侯文咏都曾大方赠予了不少自家的藏书。现在这儿也是驻村艺术家的活动地。

此外,过去并无多少娱乐艺文活动的村子,因为驻地项目的开展,吸引了包括蒋勋、林怀民在内一众艺术家,并由此聚集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咖啡馆、书店、民宿、餐厅,所以即便不是 10 月艺术节来,池上也定会热热闹闹地招呼你。

勤美学 CMP Village

台湾苗栗县的香格里拉乐园,建造于当年欧式花园盛行时,被在地美学组织「勤美学」接手后,花了三年时间恢复自然原貌,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极为浪漫的露营地。不需要自己带装备,或辛苦搭建,来了便能住到设施一应俱全的白色帐篷,但这只是体验的刚刚开始。
台湾地景艺术家王志文以当地工艺为灵感创作的「情天幕」,白天里可坐可躺,感受阳光洒落;夜晚则变身暖暖的光源

穿过长长的竹编装置「情天幕」,就能抵达帐篷区,夏日会有苗栗特色食物制成的冰品,作为迎宾下午茶,冬天里则是吃烤橘子,至于为什么要烤,皆是因为客家人的淳朴性格,好吃的都拿去卖了,难吃的烤烤倒还有些甜味。

过去乐园的小卖部经由艺术家们的巧手,变为了森林浴所,废弃的路灯灯罩加几根钢筋搭出的野生洗漱台,仿佛浑然天成。在这里吃饭,都要赶在天色由亮转暗的傍晚时分,好感受已久不曾注意过的可爱夕阳。
提及露营,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放松或亲近自然,但勤美学却更进一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实现土地共好,是他们设计的核心。围绕此开展的活动,无不是从仰赖自然的当地生活与文化中汲取智慧。

户外厨房用的是苗栗土窑,复育的田地,种有各种有机蔬果,除作一日三餐的原料外,还提供采摘之乐,甚至,进入新开发的「森大」区域前,还要先虔诚地拜拜。

入山仪式

「森大」有森林大学之意,同时也是「森大我小」的意思,这里辟出了七个主题学院,不同于由村民、当地职人教授植物染、制茶、陶艺的在地文化课程,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每月邀请不同的组织或个人,以创作去演绎、拓宽这种关系。离了都市与电子屏幕,坐上一班老式小火车,悠悠向森林深处进发,突破水泥教室的自然场域里,钝化的感官渐被激活,非日常的体验最终也将反馈回日常生活中。
由纱网、树木、棚架构筑的奇幻空间,聆听日本三昧琴家荒井康人的颂琴表演

里山动物列车

里山动物列车,顾名思义,并非一个目的地,但却关乎旅途的重要部分。名字中所指的「里山」概念源于日本,「里」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山」是自然,合起来指二者交界的缓冲地带。
因失速发展造成的资源占用、环境破坏,里山地区的野生动物们正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台湾林务局与铁道部联手打造了这班可爱列车,草鸮、石虎、食蛇龟、食蟹獴、彩鹬、穿山甲,许多人们闻所未闻的动物们,纷纷跃然车身上,往返都市与乡村间,输送的不只是乘客,更是有关生态保育的知识理念。
今年初一代列车退役后,这个月刚刚通车的 2.0 版,在展示彩绘、生态影片和海报基础上,又系统地把栖息地——树林、河川、湿地、田野画了进来,还增设动物小雕塑,一脸正经地坐在你身边。此外,扫描车厢外的二维码,能进入网页了解到更详解的动物介绍,实足一个移动的妙趣课堂。
东海岸大地艺术节
始于 2016 年的东海岸大地艺术节,占据台东、花莲内的太平洋沿岸一带,一边是海,一边是山。如果错过了三年一次的濑户内艺术祭或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这个每年夏天如期而至的在地艺术庆典,同样值得一看。
伊祐噶照「去海边看看书,好吗」
范志明「与风合唱」

比起前辈们有众多大牌艺术家加持,这里的创作大多出自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艺术家,你可能从未听说,但这不影响你从中或从这之外收获感动和欢笑。

除大型户外作品外,沿途会有市集、艺术工作室开放,或诸如就地取材的野餐便当比赛之类的活动,最受人们期待的月光海音乐会,则选在会期里满月初升的夜晚,「以天地为舞台,月光潮声为幕」,种种形式,被艺术季融为一体,因此显得比在静谧自然里寻访艺术创作,更亲和热闹,不失为一种独特体验。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大地艺术祭之后,我们去看了看最寻常的越后妻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