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也纳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欧洲协调机制

 老王abcd 2019-12-17

按照历史发展的“惯例”,一般在一场大范围的战争后都会产生一种新的国际体系,这是因为主要力量结构发生了变化,国际体系也就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如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后确立的维也纳体系、1914-1918年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等。而一种国际体系要能维持下去关键在于体系下的主要力量有基本协调机制存在,否则就容易产生战略误判,尤其是在大国之间发生冲突时更需要这种机制的存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小编就以19世纪时期的重要国际体系——维也纳体系的运作为例来说明这个论断。

维也纳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欧洲协调机制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

一、《最后议定书》达成,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基本标志

1814年9月以英国为核心的反法同盟国家在经历6次反法战争后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战后欧洲和平会议。这是欧洲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聚会”,除奥斯曼帝国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均派代表出席,但这次会议起主要作用的是英、俄、普、奥四大国,四大国都派出了以君主或者重要政治家为核心的代表团,如俄国沙皇亚历山大、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他们各怀诡计,都想争取拿破仑战争后丰富的“利益”。这场会议上大国之间争论不断,无法达成共识,比如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四大国争吵不休,甚至有威胁用战争解决的声音出现。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事件打破了这种局面。1815年3月拿破仑再次返回法国掌控大权,大国不得不再次组织第7次反法同盟共同应对。最终彻底击垮了拿破仑,但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危机,大国之间必须尽快结束争论,达成最终协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经过一定的妥协,达成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1814-1815维也纳会议

这个协议基本上达成了三个大国需要达到的目标:即均势格局的确立、正统原则的维持和一定的补偿。英国需要的是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这是它的根本战略目标,也是它参战的原因;沙俄、普鲁士、奥地利等君主国家需要的是消除法国大变革以来的激情浪潮,维护封建正统统治。这两个目标互相交叉,各国有侧重。剩下的就是如何解决具体的“战争补偿”问题了。按照这种计划,最后达成了以下基本共识:

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等国恢复就有的王朝统治模式;成立德意志邦联,梅特涅出任邦联议会议长;意大利维持各邦国林立的局面;比利时与荷兰合并为尼德兰王国,充当遏制法国的堡垒;瑞典合并挪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取缔黑奴贸易等等。

大国们根据这三个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安排,构建了欧洲的均势体系和恢复了受拿破仑战争冲击的欧洲大陆封建正统统治。由此也在欧洲重建了所谓的“和平”,整个欧洲确实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维也纳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但实际上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已经不是原来的欧洲了,为了更好的维持这个体系,欧洲大佬们需要进一步合作,共同维护他们辛苦建立的体系。

维也纳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欧洲协调机制

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欧洲

二、大国同盟的形成,维也纳体系稳定的重要的基石

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也是在会议上大国最关心的两个大问题。一个是维护欧洲封建君主统治的正统问题。法国的战争极大的刺激了欧洲的变革运动,君主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以普鲁士,俄国等为首的君主国家需要更加团结的巩固“正统地位” 这也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稳定因素。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欧洲均势问题,核心是安全问题。如何才能保证体系下大国主导的和平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待战后的法国,如何维持均势。针对这两个大问题,大国领导们结成了两个同盟,由此给维也纳体系的稳定打下了基石。

神圣同盟,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封建君主正统统治的同盟集团。这个同盟体系成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传统的基督教教义和欧洲的封建君主统治秩序。毕竟当时欧洲大陆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君主制国家,这些正统领袖们是绝对不允许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浪潮摧毁了这种封建君主制,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传统秩序下的“和平”以及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稳定和长久。基于此道德和现实利益目的,1815年9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佛兰茨一世以及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在法国首都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三国君主表示他们根据基督教教义构建“真正的”友谊关系。这是一个为了维护正统统治和带有宗教意味的同盟,因此被称为了“神圣同盟”。后来,除了英国、教皇国和奥斯曼帝国以外欧洲国家均加入其中,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君主制在欧洲的统治,也维护了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欧洲协调机制

1815年神圣同盟

四国同盟,维护欧洲均势体系的大国军事同盟。为了维护维也纳体系,防止法国的再次崛起破坏欧洲的均势体系。大国之间达成了一项最初是针对法国,实际上维护均势的条约,并形成了所谓的“四国同盟”。1815年11月英国、沙皇俄国、奥地利与普鲁士欧洲四大国缔结了《四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了:如若任何一方缔约国遭受法国攻击,其余各盟国将出兵援助;缔约国为了维持安定和繁荣,为了维持欧洲和平(实际上就是维也纳体系),定期召开国际会议。通过这两个同盟,尤其是后面这个四国同盟,欧洲大国全部被纳入了同一个体系之下(后面我们会谈到法国加入,变成五国同盟)。这样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大国定期协商以解决问题的机制,即所谓的“欧洲协调”就正式出现了。它对于维护维也纳体系,保障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近代以来欧洲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国际体系一大创新。这种模式影响深远,不仅是当时,也不仅仅局限于欧洲。

三、“欧洲协调”的运行,维也纳体系维持的保障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大概清楚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由欧洲大国在战后通过条约确立,然后组建同盟以此作为维护体系的力量基础,接着找到一种机制来维护体系下各大力量的均势。前面两步我们大概介绍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前面我们说过,根据《四国同盟条约》,各大国是通过定期举行会议来调节纠纷和冲突,采取一致行动维护体系稳定的。而这种机制就是所谓的“欧洲协调”。

“欧洲协调”在维也纳体系下总共出现了四次,即从1818年到1822年这四年间当时欧洲五大国(英、俄、普、法、奥)举行四次国际会议来协商各自立场、采取一致行动以此维护欧洲的秩序。这四次会议分别是。

维也纳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欧洲协调机制

未来的世界五强上演新的欧洲协调,你看出来是那些力量吗?

1818年亚琛会议。亚琛会议是四国同盟后召开的欧洲协调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大国之间的国际多边会议。会议于9月在德意志城市亚琛举行,英、法、俄、普、奥五大国参加。主要为解决战后法国的问题而由法国提议召开的。除法国外的四大国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就从法国撤军和赔款问题上达成协定,签订了《亚琛条约》解决法国问题。会议后不久四大国共同宣布邀请法国加入“四国同盟”,以共同维护维也纳体系。这样“四国同盟”就变成了“五国同盟”,至此当时欧洲所有大国都纳入了欧洲协调机制下共同承担维护体系的责任,维也纳体系也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看起来最稳定的巅峰状态。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四大国背地里还是担心法国会出问题(毕竟法国自从1789年事件后就再也没有消停过,那个都不敢担保会不会出问题,心里都是很虚的),因此秘密的签订了对法国的条约,这也反映出实际上的维也纳体系和欧洲大国协调机制不稳。

1820年特罗波会议。1820年奥地利的后院(意大利那不勒斯)突然之间就着火了(那不勒斯爆发烧炭党事件),首相梅特涅非常的惊慌,十分害怕会波及自家的君主制度,由此他召集五大国会议,共同商讨对策。在会议上分歧很明显的出来了,俄普奥三个君主制国家达成协议,主张要把那些通过法国式道路改变政权的国家排除在欧洲协调之外,大国应该干预甚至使用武力来解决这类事件。但是英法这边却持保守意见,不同意他们哥仨这种暴力的方式,也不认为共同采取措施干涉是恰当的,只想让奥地利单独行动。五大国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会议没有太多成果。

奥地利首相梅特涅

1821年莱巴赫会议。这次会议是上一次欧洲大国协调会议的继续。同样英国与俄普奥三国分歧巨大,坚决反对他们集体干涉那不勒斯事件。最终奥地利在俄普的支持下出兵解决了。但几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也更大了。

1822年维罗纳会议。就在意大利和希腊等地发生法国1789年式事件时,法国的后院西班牙也同样起火了。为此五大国在意大利维罗纳召开第四次欧洲协调会议,商讨解决问题。会上英国和其他大国站在了对立面(英国一直以来都反对干涉其他国家事务,奉行孤立主义,认为这样会导致其他国家干涉自己事务和破坏欧洲均势)反对法国等要求出兵干涉西班牙事务的决定。而且在其他大国中俄国和奥地利也有自己的打算,都想乘机扩大自己想要的势力范围。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欧洲协调非常不“协调”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特别是在此过程中美国插了进来。由于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有殖民地,美国担心欧洲大国的干涉会触及自己在拉丁美洲的利益,由此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了“门罗主义”,认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大国无权干涉”。在这种情况下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就这个问题,四大国与英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分裂,英国在这场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了(法国最终出兵干涉了西班牙问题),由此欧洲协调的大国会议有名无实了。维也纳体系的根基被动摇了,变得及其不稳定,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大国无法及时协调,危机随时出现。

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

四、大国冲突的发生,维也纳体系崩溃的最后标志

欧洲协调机制不存,体系不稳定,问题越来越多,局势越来越复杂。虽然协调机制不在了,但是各大国还是基本按照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原则行事,不过稳定的机制不在,未知因素就更多了。1830年法国出现大变,波旁王朝被推翻。紧接着在1848年一系列席卷全欧的法国式事件接连出现。1848年1月的意大利一月事件,法国接着爆发二月事件,接下来维也纳三月事件,柏林三月事件相继发生,整个欧洲不得安宁。尤其是1852年法国又恢复了帝制(法兰西第二帝国)。维也纳体系在这一系列大事件的冲击下变得风雨飘渺。更严重的是体系下的各大国没有了协调机制,要么各自张望,要么各干各的,根本无法解决这系列的问题,维也纳体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最终结束这个体系的是大国之间的冲突—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大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矛盾,以前有欧洲协调机制的时候还能坐下来聊聊,消消气,有个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但是当这种机制不在,大国利益无法得到协调时,只要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很快就可以摧毁这个体系。而这个事件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维也纳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欧洲协调机制

克里米亚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是英国和俄国在“东方问题”上利益不可调和而引发大国之间的战争。(具体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我们今天要说明的主题不大相关,由于篇幅有限就不过多论述了,想要了解的可以在头条上查看相关作者的文章)。这场战争包括了维也纳体系下的三大国英法与俄国,这一事件表明大国们不仅没有了协调机制,还由盟友直接转变为敌人,还由此引发战争。由于英俄都是维也纳体系下的主要力量支撑,还是欧洲大陆的两大侧翼稳定大国,他们由盟友转变为敌人最终表明,维也纳体系彻底灰飞烟灭了,再也不复存在,欧洲又将进入新的“战争时代”。

最后做一点总结。维也纳体系从确立到彻底崩溃仅仅经历了不到四十年,成为迄今为止第二“短命”的国际体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欧洲几大国没能将原来确立的同盟体系和欧洲协调机制维持下去,最终在利益发生冲突时失去了协调和妥协的机会,接着就是战略误判,最终导致大国之间的战争以至于体系终结。历史的教训深刻!

参考文献:《国际关系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