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遍阳春 | 打豆四

 369蓝田书院 2019-12-18

原创:小林探花

中国大地

由南到北,从东至西,纵横交错,绵延几千公里,真正称得上

“地大物博”。单是不同的民族就有56个,至于乡野村落,就更是不可胜数。

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行为方式、饮食习惯。“各处乡村各处例”比如湘贵一带无辣不欢,但在广东却又不大受欢迎;又比如北方喜面,南方则爱米;江南的女子喜欢“对镜贴花黄”,广东的女子却喜欢守着一煲老火汤等等,种种不同非止一例。

语言的差异,更是千奇百怪。

除了骂人的话在全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各地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言俚语,闻之令人脑洞大开,匪夷所思。

比如,在阳春,玩叫“耍”、糕点叫“玛”、咸鱼叫“新鲜”、吃早餐叫“吃朝(zhao音)”、洪涝叫“浸大露”、鱼无论大小统称“鱼仔”,外婆叫“姐婆”、结婚的女人叫“夫娘”、结婚的男人叫“佬”。。。。

至于骂人的话,也和其它地方一样,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比如“哥么铲”、“粪箕”、“地达”、“绝乜”、“无尾后”等等。。。。

 这些本地话,不知始于何年何月,也不知最初出于何人之口,就这么流传下来;在外人听着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本地,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流元素。

在阳春有一个词叫“打豆四”,外人闻之固然是“鸭仔听雷”,就算是本地80/90后的青年,大部分也是“番鬼佬讲洋文--唔知讲乜”。单凭字面,就算智商爆棚的爱因斯坦,估计都猜不透。

“打豆四”的意思,大概就是“一帮人合伙撮一顿”,至于如何“撮”则视乎大家的事前约定:可以大伙AA制凑钱到饭馆吃一顿;可以大伙凑钱买食材,到某一家里自己动手烹饪等等;

撮的主题也是按照大家的喜好,通常是以某平常难得一尝的食材为重点再配以其他小菜:比如爆炒全牛杂、熬狗肉、焖猪碌、烤全羊等等。

重点只有一个:大家伙有钱出钱、有料出料、有力出力,一种近乎平等的聚餐方式。

“打豆四”的做法最初起源于农村乡野。

在以前,食物匮乏,人们温饱尚且难以顾及,至于美食就根本是奢望,很多人除了过年过节,可以一尝肉荤,其余时间大概就是青菜白粥裹肚糊口。然而“食色性也”,这种源于本性的欲望,并不因为富贵贫贱而有所改变,不同的无非是有钱人吃鱼翅,穷人吃粉丝;富人吃鲍鱼海参,穷人吃田鼠狗肉而已。

中国人,无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总会保持对美食最基本的渴望和最乐观的追求。

“民以食为天”,乡野之人可以不讲究穿衣打扮,但对美食也有着和城里人一样的追求,而且总会想尽办法达成愿望。

秋收过后,进入农闲时节,对于忙碌了一年的农民,是难得的休养生息,于是同一个村或邻近乡村平常相交较好的几户村民,就开始绞尽脑汁满足一下寡淡经年的肠胃了。

首先是寻找食材。

对于贫穷的农民,花钱买食材,显然不大现实,只能就地取材,在自己饲养的家禽家畜中下手。猪鸡鹅鸭,每户人家多少总要养一些,为的是在集市的时候卖点钱,“但为美食不顾身”,钱财身外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吃了再说。

鸡鸭之类的小物,一家人自然是可以干掉的,但有些大的家畜,一家人是吃不完的,而且成本太大,吃起来等同割自己肉,这种情况,只能多找几户人家一起分摊成本,不专业伤及元气,大快朵颐之际,又可开心热闹一下,给长年辛苦的生活带来一点乐趣。

如果刚好李四家有一条养了几年老得跑不动的老狗,那么这事就算定了。

由张三牵头,约上王五陈六等几户人家,商量好各自任务:李四负责提供老狗、张三提供花生油、王五出柴灶、陈六负责宰杀和烹饪,定好日子找块空地,垒好简易的土灶,一场美食的盛宴就算是正式的开始了。

男人们负责宰狗烹饪,女人们这时候一般是摘菜或者做一些故老相传的小吃:比如叶贴、艾玛或者花生糖、豆糠糍一类

整个场面有一点过节时候的热闹气氛。

随着柴火的渐渐旺盛,铁锅里混合着药材同熬的狗肉,一时间便香飘十里,散满整个乡村。

村里没有参加打豆四的农户,只能闻着香味,强忍着咕咕发响的欲望,在内心估计也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来一次。

但小孩和老人是例外的。

一到狗肉飘香的时候,村里一脸菜色的小孩就会从乡村的各个角落蜂拥而至,留着口水,对着熬狗的大锅,眼神发光。

按照阳春农村的俗例,熬好的骨头是要无偿分给小孩的。

至于狗脚,那是村里最老的老人才有资格享受的---同样是无偿的

“打豆四”的主家,把狗脚处理干净后,恭恭敬敬送到老人的家中,老人拿到狗脚,一般的做法是用黑豆炖汤,放在砂锅炖上6、7个小时,直到骨肉分离,汤汁浓厚,趁热喝下,滋味悠长。

此汤滋补阳气,实在是老人延年益寿的佳品,尤其是在食物极不丰富的年代。

狗肉做好后,按例都会拿碗装上几份,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或者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是失去丈夫的孤儿寡母。

狗肉分好,那边厢女人们也已经在露天的地坪摆好桌子,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大家依次就坐,当然,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读书人是必须要请来一起吃的,长者起筷,便是宴席的开始了。

男人们吃着狗肉喝着自酿的米酒,聊着一年的收成,说着谁家的水稻好谁家的花生妙,甚至也会说一些粗鲁的荤话;女人们少不了的家长里短,说着谁家的孩子聪明,说着那家新进门的媳妇多勤劳。。。。

小孩匆匆吃完,便迫不及待跑去大队堆放禾杆的地塘,玩“点鸡仔来啰啵”的游戏,这种无分南北的游戏,书名叫“捉迷藏”

夕阳,在男人们喝酒高呼的声音中、在女人们叽叽喳喳的碎语中慢慢落下。

月上柳梢

酒足饭饱的人们也开始慢慢散去

整个村子又回归寂静。

打豆四,不但是一群乡村吃货的盛宴,也是中国故老相传的乡村文化的典范,是儒家尊老爱幼教义的最直接的表现。

这种绵延几千年的儒家精髓,流淌在乡村卑微农民的血液里。

时至今日,物资已是丰盛非常,每家每户都不再为吃一顿肉费刹思量了,打豆四也慢慢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连这个词也在慢慢消失。

时移世易,消失的何止是“打豆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