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问集》30、学书法取法乎上严谨吗?

 一人笔记 2019-12-24

我是一人。取法乎上说法很严谨,但是有些人的理解是错的,甚至故意断章取义。

什么是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出自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还有变化的形态。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还有很多出处,这个道理不只是用在书法中。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用在书法中。

意思就是:水平越高的,能够学到的也越多,但是只是跟着学是永远超不过你这位“师傅”。

这个道理,很正确。学东西,当然要找厉害的师傅。所以取法乎上这个不止是用在书法上,早就在我们古代很多方面都提到。上面说的《沧浪诗话》,就是“诗”相关书籍中,取法乎上的上的一部著作。喜欢诗的一定要看。

好东西要一起分享,推荐一下。继续说回书法。

正确的取法乎上

就要说到当今书法界绕不开的人,田蕴章和田英章两兄弟。

「书法问集」30、学书法取法乎上严谨吗?

他们两兄弟,在任何场合,都非常尊重欧阳询,田蕴章和田英章都多次表示,想学欧楷最终还是要师法欧阳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在写欧楷人的心中,欧阳询是取法乎上,最上等的上。

还有一个更正确的示范。田蕴章和田英章的行书并没有推崇欧阳询。

下图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书法问集」30、学书法取法乎上严谨吗?

我个人认为,欧阳询的行书没有他楷书成就高,他并不擅长写行书。

欧阳询的行书,太过于内擫。笔画和结构都有问题。为什么王羲之是书圣,行书写的外拓和内擫能够兼顾的人,就书圣能够做到这么完美。

那么田氏兄弟的行书呢,他们很外拓。

「书法问集」30、学书法取法乎上严谨吗?

不讨论田氏兄弟行书的好坏,但是可以肯定田氏兄弟的行书,主要学习不是欧阳询的行书。

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取法乎上,欧阳询的行书并不是最上等,不学正因为要取法乎上。

行书还是写得外拓点不容易出问题,只有王羲之写行书能够外拓和内擫兼顾。

不正确的取法乎上

清代著名书法家傅山提出“四宁四毋”书论。

他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清滑,宁真率毋安排。”

这个听上去也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说是不是最上法,可以肯定是不错法,

但是,却成了一些“丑书”的借口。

「书法问集」30、学书法取法乎上严谨吗?

是符合四宁四毋,但是并不是傅山所说的意思。

取法乎上,一定要有一定的审美,不是拿着一个还不错的理论,故意片面的扭曲。那就不是取法乎上,也没有取到上法。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2月24日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