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绝经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降低49%的“神仙方法”究竟是啥?| 现场报道

 悬壶妙手 2019-12-18


IBIS-II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阿那曲唑使高危绝经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49%。


 
IBIS-II研究是由英国癌症研究院癌症预防中心主任Jack Cuzick教授及其同事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比较了阿那曲唑与安慰剂对于预防高危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或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效果。

当地时间12月12日,在美国召开的2019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上,主要研究者Jack Cuzick教授现场讲解了IBIS-Ⅱ研究及其最新随访数据。研究结果同时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Jack Cuzick教授
 

《柳叶刀》原文
 
两项大型临床试验MAP.3研究和IBIS-Ⅱ研究(5年随访结果)已经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女性有一定益处,可降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在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后,高危绝经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可显著降低。
 
在2003年2月2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研究者共招募了3864名绝经后乳腺癌高风险女性。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阿那曲唑组(N=1920)与安慰剂组(N=1944)中,每日用药1次,连续治疗5年。治疗结束后,定期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收集乳腺癌发生、死亡、其他癌症患病情况、心血管事件或骨折等事件的数据。主要研究终点为乳腺癌发生率(浸润性乳腺癌或乳腺导管原位癌),研究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30日。
 

研究设计
 
2013年发表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安慰剂组与阿那曲唑组的乳腺癌发生率分别为4.6%和1.8%,两组差异显著。经过12年的随访,安慰剂组乳腺癌的发生率为8.8%(IQR 7.6~10.3),而阿那曲唑组为5.3%(4.3~6.6)。
 

乳腺癌发生率随访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31个月后,阿那曲唑组与安慰剂组的患者相比,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了49%(85 vs 165,HR:0.51,95%CI:0.39~0.66,P<0.0001)。在前5年的随访中,乳腺癌发生率为53%(35 vs 89,HR:0.39,95%CI:0.27~0.58,P<0.0001),减少幅度更为显著;相比之下5年后的乳腺癌发生率减少幅度较小。但前5年随访结果与5年后随访结果中乳腺癌发生比例无显著差异(P=0.087)。
 

阿那曲唑组与安慰剂组对比情况
 
与安慰剂组相比,阿那曲唑组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腺癌发生比例降低54%(HR:0.46,95%CI:0.33~0.65,P<0.0001),且治疗结束后持续有效。导管原位癌发生比例降低59%(HR:0.41,95%CI:0.22~0.79,P=0.0081),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导管原位癌发生率可降低78%(HR:0.22,95%CI:0.78~0.65,P<0.0001)。
 
在使用阿那曲唑治疗的前5年的研究中未观察到较为明显的不良事件。本次随访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如下表所示。

主要不良事件

注:*在没有肺栓塞发生的情况下;#在没有卒中发生的情况下
 
用药依从性上,阿那曲唑的5年用药依从率为74.6%,而安慰剂为77.0%(HR 0.89,95%CI 0.79-1.01,p = 0.081),表明阿那曲唑的不良事件对治疗依从性影响很小。
 
死亡风险上,安慰剂组与阿那曲唑组乳腺癌患者无明显差异,两组均为3.6%。其中阿那曲唑组乳腺癌的死亡风险为0.1%,安慰剂组为0.2%。研究还发现阿那曲唑组的非乳腺癌的癌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阿那曲唑组的非乳腺癌患病例数为147例,安慰剂组为200例,主要为非黑素瘤皮肤癌。
 
随访期间,共有139例死亡报告(69例阿那曲唑 vs 70例安慰剂),阿那曲唑组和安慰剂组的全因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只有5人死于乳腺癌,其中2人来自阿那曲唑组,3人来自安慰剂组。对此,研究者认为,乳腺癌患者中死亡人数太少,无法确定阿那曲唑是否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这需要进一步随访来证实。
 

总结


12年随访结果显示,阿那曲唑使高危绝经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49%。显示了5年的阿那曲唑治疗对高危绝经后妇女预防乳腺癌的持续长期效果。且没有发现新的重大不良事件。
 
Jack Cuzick教授表示,2013年,该研究的5年随访就表明了阿那曲唑的实力,“它可以显著降低绝经后高危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且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小。”
 
“最新的数据显示,经过10.9年的随访,乳腺癌发病率继续显著下降,即使在阿那曲唑停止治疗后,它也会对乳腺癌发生率产生持续的影响,这也推动了阿那曲唑在乳腺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虽然在随访10.9年后,乳腺癌发病率降低19%略低于随访7年报告中的53%,但它仍然是一个有显著意义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有力地表明了阿那曲唑的地位,未来,它或许可以成为绝经后妇女预防乳腺癌的首选药物。”
 
Jack Cuzick教授表示,阿那曲唑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导管原位癌的预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患者则获益不明显。“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阿那曲唑是靶向药物。”
 
究原文:
https://www./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2955-1/fulltext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Sunn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