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成语“爱屋及乌”的历史来源是这样的!

 逝去即历史 2019-12-18

文化历史,历史文化,文化在历史中沉淀,历史在文化中传播。

最能体现文化和历史关系的其实就是成语,我们现代汉语中应用的许多的成语大多都是历史典故、历史小故事发展来的,只有更好的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爱是喜爱,喜欢;屋是房屋,也可以引申为家的意思;及时涉及、波及、连带的意思;乌是乌鸦的意思。整体的意思:喜欢一个人就要连带着他的家和他家屋顶上的乌鸦一起喜欢,现在经常用来比喻喜欢一个人或是事物就会(要)连这个人(事物)的缺点(和他相关的你不喜欢的东西)也喜欢了。

比如说如果你不喜欢狗,但是你喜欢的女孩养了狗,因为喜欢这个女孩你也喜欢上了这条狗,这就是爱屋及乌。

什么是真爱?这就是真爱!如果一个女孩子碰到一个能够“爱屋及乌”的男孩子,那么就嫁了吧!

当然以上所说并非专业,只是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出处,也许有人认为“爱屋及乌”一定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么你就错了,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看出处绝对和“爱情”无关,而是和“大战”有关系!没错,这个成语的来历确实没有爱情,只有战争,是关于周灭商后对于”俘虏“的处理的一个话题。


让我们一同回到那个王朝更迭的动荡年代,看一看历史的真相!

商朝

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二个王朝,在商朝的纣王统治时期,纣王生活极度奢靡,整日只知道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他不仅修建了酒池肉林用来享乐,建造了奢华的用来鹿台用来吸引神仙。

更可怕的是他还发明了大量的残酷的刑罚用来惩罚哪些进行劝谏的大臣,比如说著名的“炮烙”之刑据说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明的,纣王命人制作了大型的铜柱,中间是空的,然后将这些铜柱中间放上炭火烧热,将要处罚的大臣脱掉衣服绑在上面。

而纣王咋和自己的妃子一边欣赏受刑的人的惨状和惨叫作为自己的娱乐,真的是惨不忍睹,人性泯灭。

在这种情况下,商朝下面的诸侯开始兴兵讨伐商朝,在商朝的西面有一个叫做西岐的诸侯国,最终是这个诸侯国将商朝推翻,建立了中国第三个王朝。

西岐的首领姬昌在朝见纣王时,被纣王给抓了起来,他不仅亲眼目睹了纣王的残忍和无道,而且还经历了一番,历经劫难,终于被放回了西岐。

姬昌回到西岐以后,立志要推翻秦朝的统治,于是他开始到处寻访贤能的人来辅助自己管理西岐,大力的发展,积蓄力量,准备讨伐昏君。

后来姬昌在渭水之滨发现了姜子牙,发现姜子牙是一个贤能的人,于是将姜子牙请回西岐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在姜子牙的帮助之下,西岐的生产力、军事实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不久姬昌就死了,他死后自己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姬发继续任用姜子牙和其他的贤能人士治理并发展国家,等到实力充足的时候,姬发号召各路诸侯共同讨伐无道的商纣王,

并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姬发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武王,历史上将这件事情称为“武王伐纣”。

在周武王姬发攻陷商朝的都城朝歌的时候,纣王也在鹿台上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荒淫和罪恶的生命。

但是商朝留下了大量的俘虏和王公贵族,这批人如何处理成了周朝首要处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哗变,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周武王连忙组织自己的智囊团展开了问题大讨论。

姜太公说:“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姜太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爱一个人,就要连他家屋顶上的乌鸦一起爱,而憎恨一个人,就要连他家的墙壁都要憎恨。对于敌人就要非常的残酷,只有将这些人全部杀掉,斩草除根,才能消除后悔,使自己的统治得到巩固。

“爱屋及乌”就是从姜太公这句话而来,但是姜太公是用“爱屋及乌”作为对比,来引出自己的斩草除根、搞大屠杀的意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姜太公也是一个狠人,对待敌人毫不留情,难怪能够帮助武王推翻商朝的统治。

但是周武王这次并没有采纳姜太公的意见。

周武王再次询问了召公奭的意见,召公奭的意见是不能滥杀无辜,应该对这批人进行审批,杀掉有罪的,释放无罪的。

周武王还是没有同意这种意见,也许是感觉太繁琐了吧!

最后周武王将目光看向了周公旦,周公旦看到周武王让自己发言,于是他告诉武王,天下已经平定,不宜再进行杀戮,应该用宽恕和仁德感化天下苍生,放这些人回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不但可以让这些人四处宣扬武王的仁德,使天下归心,还能够瓦解残余势力的抵抗之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周武王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采纳了周公旦的意见,开启了周朝长达600多年的统治。

这就是“爱屋及乌”成语的历史典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