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名方配伍分析与应用》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想跟你聊聊感冒。 感冒这个病,就看发生在谁的身上。年轻力壮的,感冒没什么,不吃药也能好。 但是有些人就不行了。他们的身体,可能伴随很多问题,比如痰湿、气虚、血淤、血虚、阴虚等等。他们一旦感冒,就会变化出多种症候。这时候你要是等闲视之,就不行了。 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刚刚系统学习中药、方剂的时候,随老师看过一个患者。此患当时已经70多岁了,什么状态呢?就是痰多,白痰特别多,整个人没力气,也不爱说话,连咳痰的力气似乎都不足。当时我记得就是冬天。 仔细看,这个患者没有汗,浑身发热,穿棉衣,而且自述胸闷。苔白,脉细弱。 一问才知道,老太太素来体弱,容易感冒,那一年入冬以后就没再下楼。后来,是她的小女儿从上海来看她。她异常高兴,破天荒到机场去接。结果回来以后就不行了。高烧不退,咳嗽痰多,浑身乏力。 我记得,我老师当时还特意回头问我:“你有思路吗”? 我胸有成竹地说,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得用扶正解表剂。 我老师看我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说我有些入门了。 于是,我们为患者遣方:陈皮、枳壳、桔梗、炙甘草、木香各6克,半夏、紫苏、葛根、前胡、人参、茯苓各9克。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后来这个患者怎样,我不得而知,因为我没有追踪。但是我有信心,这路子是对的。因为日后再遇到这样的患者,我们如法应用,效果都是不错的。 我希望本文的读者朋友能够记住,上面这配伍,是中医里面比较有名的一张扶正解表剂,叫做参苏饮。它很实用,是针对气虚、痰湿之人而设的。 方才我说过,一般人感冒,没什么。但是体质特殊的人感冒,就不好办。这里面,比较常见的是脾肺气虚、痰湿内积之人。因为气虚,所以容易感冒,而且浑身乏力、懒言。因为体内有痰湿,所以一旦感冒之后就咳嗽痰多,白痰量大,胸脘痞闷。至于说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那都是风寒束表的常规表现。气虚、痰湿,是他们的内在问题。外感寒邪,是外在问题。所以就得既解决内在,又要解决外在。这就是所谓内外兼顾、扶正解表。 前面用的方子里,苏叶、葛根散寒解表。半夏、前后、桔梗、陈皮、木香、枳壳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水。人参和炙甘草扶正益气。生姜大枣固护脾胃,增进气血生化之源。如此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我之所以要介绍这个病案、这个医方,原因是实在觉得,我们现在有很多老人,属于气虚、卫外不固,同时内有痰湿。好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就是这样。他们很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就不爱好,闹不好就直接出人命。我希望读者朋友能通过此文,了解他们的问题实质,对其有一个科学清醒的认识。这对于调养、保健,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如上医方,普通读者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好了。就写到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