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第五本数学绘本是《点和线相遇-从点线面来认识图形》 无论我们意识到或是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图形。在大自然里,物品的形状里,我们的身体里都可以找到图形。这本绘本通过介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的图形故事来激发孩子对生活中图形的好奇、观察和探索,从而引起孩子对每个个体的形状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美的思考。 这本绘本内容非常丰富(从基本图形一直到立体几何),适合的年龄阶段非常广,主要是4-6岁的儿童,但不建议刚上小班的孩子学习。 同时,这本绘本内容的故事性不高,更加强调了操作性和探索性,建议家长们可以多准备些实物玩具等,帮助孩子理解相应的概念。 与其说是一本数学绘本,更不如说这是一本认识图形的教学指南。 绘本的数学元素主要包含的数学元素有以下几个。 基本内容(适合小中班): 1、 掌握点可以组成线,而点和线一起可以构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2、 认识圆形、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图形。 拓展内容(适合大班): 1、立体图形可以通过平面图形的叠加、翻转等方式得到。 2、认识不同种类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3、探索图形的对称性 绘本故事(一)第一部分-圆的故事 1 圆的概念: (1)圆的组成——无数个距离中心点相等的点组合成了线条,变成了圆。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的距离。 (3)直径——通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的直线距离。 (4)圆的特点——没有起点和终点、有对称性、 引导:这一段主要是家长讲解圆的概念和性质,主要的方法是带领孩子一块操作探索,比如说可以利用一根绳子一端固定来画圆,然后针对性地向孩子讲解和提问:“你看,这样一个圆形就画出来了,这个圆上的每一个点是不是到我们刚刚固定的点的距离都一样呀,不信宝贝来自己量一量吧。” 2 生活中的圆 提问:图片当中那些东西是圆形的呀?在孩子比较熟练后可以在外出时让孩子指一指街道上、公园里的那些东西是圆形的。 3 身体上的圆 让孩子自己观察,看看身体上有哪些部分有圆形的存在或者用身体的各部分做个圆形 4 拓展内容1:初识球体和圆柱体 知道圆形面转动形成的轨迹是球体,把圆一层层叠起来就成了圆柱体。 操作:可以让孩子玩一玩圆形的扇子用手左右搓动,观察这个视觉现象。 5 拓展内容2:探索圆的对称性 (二)第二部分-三角形的故事 1 三角形的形成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如果孩子不知道边和角,家长要先解释。) 2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提问:不管是怎么样的三角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三条边、三个角) 3 认识可种各样的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一般学前阶段不做要求。 4 初识圆锥体 知道三角形转动形成的轨迹是圆锥体。 操作:可以让孩子玩一玩圆形的三角形用手左右搓动,观察这个视觉现象。 判断图片当中哪些物体是圆锥体。同时让孩子观察圆锥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什么形状的。 (三)第三部分-四边形 1 四边形的概念及特性 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四边形。 提问: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2 四边形的种类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以及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都属于四边形 (小班孩子只需要掌握四条边四个角就是四边形,就可以了,不需要详细介绍梯形等除了正方形长方形之外的四边形。) 提问:不管是怎么样的四边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边、四个角) 3 找一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4 拓展内容1:认识正方体。 正方体可以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折叠而成。 5 拓展内容2:探索正方形的对称性 折纸小游戏,在折纸过程中让孩子通过剪裁、翻折、比较来探索以下正方形的对称性。 最后,认识图形在成人眼中也许很简单,但在孩子这里需要家长们耐心地给予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孩子们在探索中牢记每个图形的特征,真正理解图形。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