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格南:关于社交媒体的代沟

 杏坛好歌 2019-12-18

  马格南图片社2013年的年会已过去一段时间,英国慈善组织Iedastap就此做了本电子杂志,有些话题还颇有意思,比如老中青三代摄影师代表关于社交媒体的意见。

问题: 你们对社交媒体怎么看?

Abbas: “我没有Twitter,我也不在facebook,我认为这都是浪费时间。数字时代可能会最终拯救新闻摄影,但前提是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经济模式。如果不付我钱,我干嘛要浪费时间在twitter上推广?” (老年人——完全拒绝)

Christopher Anderson: “我觉得社交媒体渐渐变得有些讨厌和分散人的精力。有些东西我是喜欢的。比如最近,instagram我很喜欢,有很多新鲜愉悦的东西。但我现在每天都想着要远离twitter,我觉得我的生活没有因为twitter而变得更好。“(中年人——一半接受一半拒绝)

Jonas Bendiksen: “现在有如此多的人都开始沉浸在摄影之中,这是多么美妙!我认为这是好的,因为人们开始更多地参与介入到这个媒介之中。玩instagram乐趣颇多,有很多人追随你,分享自己的视界。不过有的时候看评论是挺令人沮丧的——那些诅咒和怨恨的话让人难以置信。” (年轻人——乐趣多多)

问题:关于数字技术

Abbas: “任何人都能够拍照,摄影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可以给一台相机给狒狒,它也能够学会拍照。关键不是在于拍照,或者拍好的照片,而是一个摄影师要有自己的语言,有一个摄影师的视界。

Christopher Anderson: “在这个年代,工艺和技术是无用的商品,真正有价值的是独一无二,你的个性,这才是你可以拿来和别人去交易的资本。”

就从这个问题再展开,在这里已经看到了两代人的差别,谈到今天我们面临的新技术的冲击,上一代人还依然沉浸在摄影的语境,面对挑战答案是你要把照片拍好,而新一代人已经不仅仅谈摄影了。

比如,谈到给年轻人的忠告,老人的回答是——你要做好每天不停工作的准备,要有一双好鞋子(David Hurn);离开家,去拍照,然后回到家,做好你的图片编辑(Larry Towell),这些建议都特别实际。

但新一代人的观点却多少都有点儿劝你要立足摄影而又离开摄影的意思:

“忘记你是一个摄影师,做一个有创意的人。”(Alec Soth)

“总是在自己的领域寻找灵感是错误的。比如战地摄影师就只看战地摄影师的作品。我会从不同背景的人身上学到东西,比如艺术、绘画,这都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 (Moises Saman)

“在成为一个摄影师之前,首先要做好一个人。”(Jonas Bendiksen)

关于这个“离开摄影”,可能还得用巨大的篇章才能说明白,因为它肯定不是“离开摄影”的意思。这篇文章并非意在将新与老对立,还是想给大家介绍这本电子杂志,顺便又多扯了两句。其实,不光要看到不同,思考为何不同可能更重要。嗯,不要对立,这就是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