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唐山的广东血脉

 退休老头吴工 2019-12-18
下面密密麻麻的房子,您能猜到这是哪儿?

乍一看这张画,你还会以为到了广东某个地方。其实这里是老唐山,现在的新华东道。震后,这里仍是唐山市中心区,只不过盖成了楼房(路北区委区政府一带)。
为什么唐山的中心,叫广东大街(又叫大广东街)、小广东街?这要从这座城市的开创与发展说起。
说起唐山,首先会提到广东香山人唐廷枢。

他是唐山工业的开拓者,也是这座城市的奠基人,甚至唐山作为这个城市的地名,也是唐廷枢起的。在广东话中唐山代表了中国,所以唐廷枢开办开平矿务局这一真正民族企业时,毫不犹豫选择附近一座名称响亮的山的名字命名此地。开办了开平矿务局后,他从广东同乡中招聘了一批工匠来唐山矿从事各种技术工作。据史料记载,1882年,在唐山矿520名工人中就有120名是广东籍工人。到了1891年,广东人增加到500人。有资料显示到了1936年,在唐山广东会馆登记的广东人大概有5000多名,整个煤矿不过万人,广东人占了一半以上,越来越多广东人来到同乡唐廷枢的麾下。这其中不乏一些著名人物,比如广东籍的留美幼童唐国安、邝荣光、梁普照、吴仰曾,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邓培同志。

唐国安曾在唐山工作,后来成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在唐山定居的这批“唐漂”广东人,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跟唐山人不同,自然聚居在一起,而那些懂技术工资高的技术人员也逐渐拖家带口,定居唐山。

于是在1890年前后,就有了广东街,后来又有了大、小广东街,如今唐山新华东道、西山口一带。在唐山定居的广东人除了懂技术,会工程,还带着广东人自带的商业天赋他们纷纷开起了点,摆起了摊。20世纪20年代广东人在唐山开办的商号有经营药材的广生堂、广和堂、广元堂经营家乡食品的有广万祥、广吉祥等这些带有浓郁广东色彩的商店,以及走街串巷的广东小贩,给唐山带来了别样的“岭南商业风情”。

除了“广东街”和“广东店”,1882年在唐廷枢的大力赞助下广东街路北建起了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剧院式建筑的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南侧正门。

内有前后两排10间正房作为大厅,东西两边10间厢房为活动室。据《开滦煤矿志》记载,大厅的东门是高大的四扇玻璃格门。

广东会馆东门。迎面凸雕的横匾上四个苍劲大字'广东会馆”。

为广东新会人陈照常所书。广东会馆为人多势众的“唐山广东人”提供了联络同乡感情举办同乡福利事业的文化活动场所。

广东会馆东侧为市民政局。

广东大街上的警察暑第一分所。

广东大街上的开滦医院。

后来,广东大街改称新华路,震后叫新华东道。

据说,今天唐山市内的程、梁、谭、唐和孙姓,许多都是当年广东移民的后代。

2016年唐山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其中包括了广州穗园在内的岭南园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时隔百年广东人再次组团来到唐山。广东人的血脉早已融入唐山,广东与唐山的血脉永相连,今后也永远如同胞兄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