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郅敏 | 传统雕塑“题材”说

 昵称35641324 2019-12-18

《双生系列》的由来

图  文 / 郅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人生有限,我必须从几种材料开始深度研究,何况仅仅陶瓷这一种传统材料之博大就已经让我望洋兴叹了。《双生》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是《我和我自己》,这件2004年开始创作的作品题材是一尊青年人的肖像。在我的理解中,任何一个题材,都可以是艺术的起点——关键看如何表达。肖像看似简单,当时做得也非常缓慢,经过几个月反复地提炼和推敲最终定稿。这件肖像清矍的面相中略有一点忧郁,但更多的是平静。我希望表现出一种平静,略有不安的表面平静。所以左肩略有抬升扭动,我希望他能成为我在当时状态的象征。
那时的我刚刚辞职结束了七年大学教员的生涯重新回到北京,没有收入、没有地方住、没有新的作品。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点理想。因此,“警觉”、“精神的凝聚”、“沉默的力量”等等都是我希望表达的基础词汇,然而这些都是感觉,我需要的是通过视觉来物化这些感觉。
最终青年肖像微微开合的双眼以及紧闭的双唇都是希望有这样的暗示。泥塑完成可能只是全部作品完成的三成工作量,随后我赶往景德镇,在那里完成陶瓷成型和烧制等诸多流程。和以往的诸多肖像作品不同,我没有按照完成肖像的目标来创作,这尊肖像仿佛只是一个外在表象,他的内在形象是什么呢。我心中隐约在寻找什么,也十分模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是凭借着直觉在工作。
直觉对于我很重要。艺术中可能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艺术家直觉的保留。这些直觉可能是本能的一部分,也许是最宝贵的一部分,与知识、技术、甚至文化都关系不大。

《双生-系列之世界》,陶瓷,尺寸:72×31×62cm,2007年,摄影:孙青青

景德镇的冬季潮湿阴冷,没有暖和的地方,没有阳光时,屋里和户外一样冷;如有阳光,一定是户外暖和。我正不知下一步该如何动手,那么索性放下手中正在绘制的青花作品,去山里看看吧。
冬日南方的山林凉意四起,并没有北方山川的刺骨寒风,却也“树欲静而风不止”。风越吹越紧,风吹进了竹林,竹子在风中摇摆,竹叶在风中荡漾。忽然让我想起物质之间的穿越。那吹入竹林的风就像沁入瓷土的水和青花原料,水夹带着青花中的钴分子、铁分子在高岭土的结构中游荡,水在高岭土的内部冲洗着它的结构,我仿佛能够听到钴、铁的金属颗粒撞击瓷土纤维的声响。如同这江西冬日竹林中的风,裹挟着些许砂石、落叶、寒草,在林中似乎漫无目的的穿梭。
我就这样冷冷站在竹林中。仿佛我也是一颗钴或铁的颗粒,随时会加入涌动的风进入竹林内部,会被附着在瓷土之中。那么,在上天的眼中,我作为一颗钴或铁的颗粒成为了大地青花中忽隐忽现的一丝蓝色痕迹吗。
那一日,我感受到了内心前所未有的激荡。

《双生-我和我自己》, 陶瓷, 尺寸:46×21×33cm, 2006年

回到住处,竹叶和风的穿透之感仍没有散尽,反而将我引入到窑炉旁。窑炉的通风圆孔中可以看到气体的燃烧。我看到这些泥土、这些石粉在高温中的通红的、半液态的半透明状态,看到那些被称之为“釉料”的硅酸盐物质也在沁入坯体中,如同风钻进了竹林中。
于是,我仿佛突然领悟了内在与外在,小我与大我。我开始在这件几乎完美烧制的肖像作品上用传统粉彩绘制了一条龙,或者是一个图腾——信念的图腾。
图腾和少年复合在了一起。
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就在这一刻“双生”在了一起;绘画的图像语言和雕塑的体积语言就这样“双生”在了一起;“破”与“立”就这样“双生”在了一起;传统技艺与当时代的精神就这样“双生”在了一起。《我和我自己》在经过两遍火的洗礼中圆满完成,白色的结晶在略带米色的乳浊釉中绽放,似有若无、飘飘荡荡。
对当时代创造力的尊崇是后人对传统艺术尊崇的原因。当我明白了这层意思,才明白面对那些中国伟大的艺术时,打动我的到底是什么——是中国古人最卓越的创造力。中国最优秀的传统艺术,都是当时代最具创造力的表达。唐代三彩,宋代汝瓷、钧瓷,元明青花,明代斗彩,清代粉彩,不可枚举,无一不是前无古人的新探索、新创造。

《双生-我和我自己》(正反面),陶瓷,尺寸:46×21×33cm,2005年

让我更加清晰的是,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学的是精神,不是样式。
我并不是迷恋釉色之美,我知道物质也只是艺术的一部分,最终是精神的传达。只有在极致、精微的物质表达之上,精神表达才会被呼唤和显现出来。粉彩的颗粒感非常诱人,那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传统的精神在我的作品中闪光。
完善是用来“破坏”的,穿透和打破“完善”,我为这样的决定付出了很长时间的代价。《我和我自己》这件作品一直陪伴着我,有时我会静静端详这件作品,它好像一直在默默地鼓励我。

本文节选自《雕塑》杂志2019年第5期 [传统雕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